17日,我省最大發電集團——粵電集團旗下六家電廠通過配額登記註冊系統提交21072263噸配額,履行清繳責任,成為第一批履約的控排企業。據悉,我省啟動碳交易以來首個履約期“大限”將至,電力、水泥、石化、鋼鐵四大行業的202家控排企業必須在7月15日前清繳碳配額,否則將會根據規定進行處罰並公佈違規資訊。
“碳交易啟動以來,企業碳意識逐步增強,部分大型企業專門成立了碳資産運營與管理部門,粵電集團由旗下的超康公司統一管理集團下十幾家電廠的配額,盤活集團碳資産,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透露。
省委、省政府將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作為廣東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以市場機制實現節能降碳目標,推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重要機制體制創新。碳交易正式啟動半年以來,以市場化機制推動節能降碳效果開始顯現。
目前,廣東碳交易一級市場累計成交976萬噸,成交金額共5.856億元,分別佔全國的82.5%和93.2%;二級市場累計成交58萬噸,成交金額共3464萬元,分別佔全國的9.1%和15%。一級、二級市場累計成交1034萬噸,累計成交金額6.2億元,分別佔全國的56.7%和72.2%。
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還透露,2014年度配額分配方案也在制定當中,將按程式由評審委員會審議後報省政府審定,預計在7月底前完成發放。
●南方日報記者 謝慶裕 統籌:陳韓暉
控排企業核查及配額競價順利推進
“每次有償配額競價發放,控排企業都很關注。”16日,作為廣東碳交易平臺的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公告稱,6月25日省發改委還將組織履約前最後一次有償配額競價發放,推出剩餘186.5萬噸配額。“之前來不及購買有償配額的企業抓緊這次機會,以便完成下一步的履約工作。”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廣東在碳交易啟動初期就率先採用了免費發放和有償發放相結合的形式。到目前為止,有償配額競價市場和二級市場成交量及成交額均領先於國內其他碳市場。
去年12月以來,省發改委先後4次通過競價發放平臺發放了976萬噸有償配額(企業年度配額的3%),成交金額5.86億元,共有149家控排企業和3家新建項目企業成功購買到有償配額,競買價為60元/噸。
“配額有償發放是國際成熟碳交易市場的普遍做法,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精神”。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説,2013年12月,省發改委通過配額註冊登記系統,先向控排企業發放了免費配額(企業年度配額的97%),剩下的3%須通過競價發放平臺以有償競價方式購買。”
“據我們了解,除了部分行業經營較困難的企業外,絕大多數企業對3%的有償配額表示可以接受,也理解這是大勢所趨。”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説,有償配額作為廣東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的重要創新和亮點之一,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肯定,北京、湖北和深圳等碳交易試點地區也開始研究嘗試採用有償配額的做法。
此外,為確保企業碳排放數據的真實可靠,省發改委已委託專家對202家控排企業的碳排放資訊報告和16家機構的核查結果進行評審評議。目前評議工作已基本完成,對於通過評議的控排企業,已通過報告核查系統正式反饋其經核定的2013年度碳排放量。對於個別暫未通過評議或被列入抽查名單的控排企業,省發改委正在組織復核抽查工作。
廣東特色碳交易制度體系初步建立
事實上,碳交易的目的不僅是讓減碳者“賺錢”,從政府的角度考慮,更在於通過市場機制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我省降碳目標的實現,檢驗我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機制的運作情況,推動廣東碳市場建設。
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碳交易對於政府部門、控排企業仍然都是非常新的工作。“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制度體系,逐漸規範了政府、企業、第三方服務機構、投資機構等參與碳交易的各方運作,為廣東碳交易制度的健康運作以及二級市場的逐漸活躍打下了基礎。”
今年1月,省政府正式頒布《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3月1日起正式實施。3月,省發改委根據管理試行辦法又制定印發了《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廣東省企業碳排放資訊報告與核查實施細則(試行)》,同時還公佈了行業報告指南與核查規範,連同之前出臺的廣東省碳排放交易規則,已經初步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碳排放管理和交易法規制度體系。我省依託一批具備聯合國與國家資質的核查機構組建了我省的核查機構隊伍,積極鼓勵諮詢服務機構開展企業報告與核查服務工作,逐步形成我省碳交易的第三方服務體系。
半年後交通建築領域納入交易體系
隨著履約日期臨近以及市場向投資機構、個人投資者開放等政策陸續實施,廣東碳交易的二級市場近期逐漸活躍,碳配額也“緊俏”起來——6月5日當天廣東碳市場共成交188050噸碳配額,成交金額達1128.4048萬元,雙雙創下廣東碳交易二級市場啟動以來的最高峰,最高單價達68.6元/噸。
“二級市場自去年12月19日開市以來,共成交58萬噸配額,成交金額近3464萬元。”廣碳所相關負責人透露,在各方積極努力下,已有7家投資機構、11名個人投資者到二級市場開戶參與配額交易,還有2家機構、30多名個人投資者計劃于近期開戶。
按照工作部署,廣東將進一步擴大碳排放管理範圍,將陶瓷、紡織、有色、塑膠(化工)、造紙行業和公共交通運輸、公共建築領域的企業和單位納入碳交易體系,“目前我們已經著手開展相關工作,預計到2014年底、2015年初正式完成市場‘擴容’工作。”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説。
熱點問答
粵擬設碳排放管理專項資金
支援企業節能減碳
日前,省發改委氣候處相關負責人就碳排放交易的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如何促進二級市場活躍
問:廣東碳市場累計成交量中,政府主導的一級市場佔主要部分,如何促進二級市場活躍?
答:廣東的二級市場交易主要集中在企業之間直接買賣配額,交易産品僅為配額現貨;從歐盟等成熟的碳市場來看,他們市場的活躍度主要來自投資機構,碳現貨交易量僅佔5%,其餘部分均為金融衍生産品,如債券、期貨等的交易。
為進一步增強市場流動性,在《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允許範圍內,省發改委正研究進一步優化調整有關機制,包括考慮引入投資機構到一級市場,並研究建立靈活的一級市場定價機制等。
一級市場配額有償發放收入怎麼用?
問:廣東碳交易一級市場配額有償發放的成交金額已達5.86億元,這些錢將如何使用?
答:對於一級市場有償發放配額獲得的資金,省發改委正在會同省財政廳研究設立省碳排放管理專項資金,專門管理配額有償發放收入,主要考慮用於支援企業節能減碳改造等。
目前,我們已提出《碳排放配額有償發放收入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初稿)》,並通過行業配額技術評估小組徵求控排企業的意見,相關工作正在推進中。
《廣東省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也規定,同等條件下,支援已履行責任的企業優先申報國家支援低碳發展、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發展、迴圈經濟發展等領域的有關資金項目,優先享受省財政低碳發展、節能減排、迴圈經濟發展等有關專項資金扶持。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