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南靖臺農的自然農耕之道:生態反哺催生綠色效益

2016年02月18日 16:1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手記>>>

  把生態保護前置

  本報記者 劉深魁

  採訪曾武賓、何世展時,他們不約而同都向記者提出一個理念,那就是農産品是大自然的饋贈,唯有敬畏自然,保護好生態環境,大自然的饋贈才會源源不斷。這種淳樸的理念,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生態觀的體現,它強調了生態建設與農業耕作的相輔相成,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

  曾武賓和何世展搞了幾十年農業,深諳養地、防蟲、栽種之術。然而在二人身上,令記者印象最深的還是他們對於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對於生態保護的堅定決心,以及遵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農耕之道。

  實踐證明,無論是種茶人曾武賓的茶中有林、林中有茶,還是養花人何世展的休耕養地、有機種植,都做到了善待土地、把生態保護前置。這種“生態反哺農業”的方式,既節約了人力,迎合了消費市場的新變化,更順應了綠色環保的趨勢,利潤得到提升,給以綠色謀發展、向生態要效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