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南靖臺農的自然農耕之道:生態反哺催生綠色效益

2016年02月18日 16:1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健康的土壤,才能種出健康的作物

  開春以來,在雲水謠景區的玫瑰花田裏,總能看到臺農何世展忙碌的身影。他一手拎著小桶,一手熟練地翻地。

  “有沒有收成看水,收多收少在於肥。農場的玫瑰、香米品質上佳,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使用了有機肥料來養地。”何世展對記者説,與其他地方板結的土壤不一樣,他田裏的土壤十分鬆軟,而這正是他多年來進行土壤改良的結果。

  “老何種地很講究。”認識何世展的村民都這麼説。原來,何世展2010年紮根南靖梅林鎮後,把臺灣有機農業的一整套做法也複製過來,從休耕、養地,到施有機肥、生態種植等。“天公疼憨農”,很快何世展的有機種植做法就有了回報:他栽種的玫瑰,每斤花瓣市場價可達上千元;他種出的生態香米受到消費者青睞,供不應求。

  “這片農田原先土壤板結的情況很嚴重。”老何説,由於當地農民大量施用化肥,當化肥中的磷進入土壤後,就形成了板結層,這樣農作物無法吸收養分,自然長不好。“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種出健康的作物。”老何決定先休耕,讓貧瘠的土地好好“休息”一兩年。後來的時間裏,除了在地裏施用農家肥,大量撒竹屑,養殖蚯蚓進行翻田外,何世展還從臺灣引進有機肥料,通過堆肥的方式發酵成熟,改良土壤,提升土地肥力。“把有機肥撒到田裏,會改變土壤的物理特性,讓土壤更透氣,保濕保水性更好,更重要的是對農作物沒有任何不良影響,種出來的玫瑰、茶葉,那才叫好呢!”何世展説。

  土地健康了,有了肥力,正是耕種的好時機。“我現在用玫瑰套種茶樹,産出來的茶葉都帶著玫瑰花香,而玫瑰花有了茶香的浸潤,也開得更加嬌艷。”何世展介紹,玫瑰花除了可供觀賞,還蘊藏著很多商機,比如開發玫瑰花茶、玫瑰花醬、玫瑰蜜等。為了保證産品的天然,玫瑰花田不使用任何農藥。花茶則堅持陽光自然晾曬,不使用烘焙機,以此保證茶葉的天然香醇口感。

  “農作物是大地的禮物,要懂得敬畏土地,反哺生態,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這是一個農人的操守。”新的一年,何世展計劃建一個養生村,提供人們休閒養身,“吃的是生態米,喝的是生態茶,聞的是天然花香,讓住在這裡的人都能健康長壽”。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