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經國家農業部、國臺辦批准,慈溪臺灣農民創業園被評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並於2012年2月24日正式開園。2013年,慈溪臺灣農民創業園碩果纍纍,形勢喜人。截止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投資5億元,産業投資3億元,引進企業15家(臺資5家),新品種新技術應用50多(項)次。那麼當地究竟採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臺創園的健康發展呢?
整合要素 ,合理推進園區建設
臺創園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要著眼于全局,充分發揮資源要素的疊加集聚效應。首先,為了做好組織保障工作,慈溪市成立了由市長、副市長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臺創園的規劃審定、宏觀管理等事務。其次,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該市對農業、農機和水利等部門的各類支農資金進行梳理和整合,確保各類項目向臺創園集中,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流向臺創園,形成政府投入為導向、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化建設投資機制。最後,為確保臺創園建設有序進行,慈溪市統籌兼顧,各部門緊密合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截至目前,臺創園設施蔬菜核心區和出口蔬菜核心區已建成;出口蔬菜種植區、優質水果種植區和苗木種植區等基本成型;生態奶牛場、生豬養殖小區基本建成;寧波(慈溪)綠色農産品加工基地集聚效應進一步增強,輻射區的帶動效應更加明顯。
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為了更好地促進臺創園的發展,當地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公共服務中心主體工程項目已完成設計、報批環節,正在進行地基處理工程;徐家浦東側道路拓寬改造工程穩步進行,累計完成年度投資1700萬元;凇浦西直堤兩側水土保持綠化工程前期工作正在落實。總體而言,基礎設施建設各項工作正有序進行。這些工程完成後,將大大推動園區的發展。
招商引資,推動園區轉型升級
在推動園區的轉型升級方面,慈溪市做了大量工作。 2013年引進了寧波花園園林建設有限公司、慈溪三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註冊資本10200萬元,實到資本(內資)4900萬元。
該臺創園是浙江省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寧波市現代農業四大先導區之一。據了解,《慈溪市杭州灣現代農業先導區建設規劃》已編制完成,大展蔬菜精品園、展宇園林精品園通過寧波竣工驗收;正大蛋雞養殖項目各項施工前期工作逐步推進;慈溪市三北麥比拉果蔬精品園也完成計劃投資80%;今年糧食生産後備功能區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從整體上全力推進農業“兩區”建設。
此外,當地重點突破産業化項目,加快推進東片規模化節水灌溉增效示範項目(中央財政補助項目),實施面積達2萬畝,總投資近7000萬元,各期工程已分別展開,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深化合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在臺創園建設過程中,慈溪始終把農業新技術和新品種引進與應用擺在突出位置,將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到實際中,實現了突破與創新。不僅如此,該創業園努力加大與國外的合作與交流,取得階段性成果。喜鵲西蘭花(日本)、薩波拉黃瓜(以色列)、撒瑞格黃瓜(以色列)等新品種都在臺創園生根發芽。
以臺引臺,提升慈臺交流水準
由於慈溪對臺合作交流較早,再加上臺資農業企業在慈溪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和臺商引進中起了很大作用,臺創園積極利用浙洽會等平臺展開招商推介。同時,還組織農業專家和農業企業等到臺學習考察,學習先進經驗。經過不懈努力,對臺招商引資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全市有各類臺商企業80家。
我們期待慈溪臺灣農民創業園未來會取得更大輝煌與業績。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