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2013年攀枝花鹽邊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成效顯著

2014年03月19日 10:17 來源:攀枝花市農牧局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3月19日消息 四川攀枝花鹽邊臺灣農民創業園于2009年11月6日正式設立,2010年8月在鹽邊縣益民鄉掛牌,規劃範圍覆蓋攀枝花全境,核心區在攀枝花市鹽邊縣南部,建設面積1萬畝。鹽邊縣政府和攀枝花市農牧局、扶貧移民局等單位先後整合6922.85萬元,改善臺創園核心區涉農基礎設施,為兩岸農業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近三年的發展,鹽邊臺創園的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吸引臺資農業企業、臺灣農民投資生産優質、綠色、高産的臺灣特色水果,實現了兩岸資源合理配置和合作雙贏。

  此外,企業投資也為臺創園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攀枝花幹熱河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銀江鎮密地村五社投資1500萬元建成了1200畝咖啡種植基地,開展中國咖啡谷生態區項目建設;由臺商成立的米易易成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丙谷鎮沙溝村七組種植約120畝的芭樂果、木瓜等臺灣優質水果;攀枝花市東泰現代農業公司在仁和鎮沙溝村上龍潭組投資建設佔地400平方米的“黃金鴿”實驗養殖區,從2011年開始,“黃金鴿”在攀枝花和西昌兩地銷售;內資企業攀枝花銳華農業開發公司投資建設的10000噸果蔬氣調庫冷鏈物流中心新建項目于2013年12月19日在臺創園核心區正式開工,該項目建成後,年儲藏果蔬量將達到10000噸以上,農産品商品化處理率達到60%以上,冷鏈流通率超過30%,流量損耗率降到16%以內,年新增效益在1200萬元以上。

  為了促進對臺交流與合作,臺創園篩選包裝了一批有特色、有價值和吸引力的對臺交流項目,通過“2013年西部海峽兩岸經貿合作交流會”發給臺商。組建城市管理和景觀建設、文化創意産業和教育、精緻農業和鄉村旅遊業3個團組赴臺學習,同時為在攀臺資企業有關人員去臺學習辦理相關手續,提供政策諮詢等服務。在農業技術交流方面,2013年8月臺灣利統股份有限公司來攀考察熱作産業的發展;2013年10月,市政府聘請臺灣農業專家廖樹宏為現代農業發展科技顧問,通過多種方式的交流,不僅提高了鹽邊臺創園在島內的知名度,更讓攀枝花市相關人員,尤其是龍頭企業對臺灣的精緻農業有了直觀感受,將臺灣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理念帶回來,用於企業行銷管理等。

  目前,攀枝花市鹽邊臺創園呈現出一園(鹽邊臺灣農民創業園)多點(益民鄉核心區、臺灣精品水果母本示範園、黃金鴿養殖場等)的發展態勢。未來,攀枝花將把臺灣農民創業園的建設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當中,在基礎設施、産業發展、科技服務創新、資訊平臺等方面與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同步。與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和紅格旅遊集鎮建設相結合,整合資源,集中力量在益民鄉埡谷村和紅格鎮的連線上建設一個集休閒、觀光、展示、體驗為一體的核心平臺。加快核心區“一中心兩區塊”建設,“一中心”即園區服務中心,包含臺創園規劃、建設成就和臺灣名特優農産品展示區;“兩區塊”包含農産品深加工及冷鏈物流區,以及2014年擬引進一家臺灣農民或臺資企業在攀建設200畝包括熱帶花卉、熱帶果品生産、展示和觀光的精品農業示範園。

  為了進一步提升攀臺合作層次,攀枝花市爭取與臺灣省農會建立合作交流機制,並邀請臺灣省農會有關人士來攀考察訪問。在涉農技術服務和行銷方面建立資訊共用機制,引進擁有關鍵農業技術的臺灣農業企業、研究機構和高素質的農民來臺創園發展或培訓攀枝花市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會負責人,鼓勵臺商到園區創業。

[責任編輯:王偉]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