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南畜牧産業形成“集團軍”

2016年12月05日 15:48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年來,河南畜牧産業發展蒸蒸日上,規模化養殖迅速發展,畜産品加工快速擴張,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畜産品生産和加工基地。“去年,全省畜牧業産值2445.3億元,佔農業總産值的比重達32%;畜産品産量持續增長,肉、蛋、奶産量分別達到711萬噸、410萬噸、352.3萬噸,分別居全國第二位、第二位、第四位。”河南省畜牧局局長宋虎振介紹。

  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強省跨越

  河南省畜牧局副局長王承啟介紹,為進一步加快現代畜牧業建設步伐,提高畜牧業的綜合生産能力,河南構築畜牧業及其相關行業生産、加工、貿易、經營、銷售及消費者互動的橋梁,廣泛溝通國內外市場資訊,增進交流與合作,提高畜牧業的整體水準和國際競爭力,推廣新品種、新産品、新技術、新成果,來展示企業形象及産品,打造知名品牌。

  河南新大牧業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本土成長起來的大型養殖企業,目前是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中國養豬行業百強企業、河南省無公害畜産品産地,已形成集種豬繁育、商品豬、飼料生産、健康肉食品開發、養豬工程研究、生物有機肥、有機蔬菜種植于一體的迴圈經濟型農牧産業集團。

  河南省新大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青介紹,公司在義馬市、洛陽市和林州市三大區域分佈30多個生産基地,年出欄各類豬40多萬頭,産品市場遠達貴州、西藏等偏遠地域的全國30個省區。

  在畜牧産業發展過程中,河南省一直按照“強豬、壯禽、擴牛、增羊”的結構調整,打造一批全鏈條、全迴圈、高品質、高效益的畜牧産業化集群,形成資源共用、優勢互補、特色突出、競相發展的格局。宋虎振介紹,完善畜牧産業發展思路,強化畜牧産業水準,不斷提高畜牧標桿培育畜牧龍頭,增強活力重創新,規範行政抓法制,管控風險保安全,讓河南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強省跨越。

  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發展

  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河南省畜牧業多年未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畜産品品質安全事故。而在當前我國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升級的過程中,河南是如何做的?王承啟介紹,通過加快調整畜牧業結構,加大對外開放力度,讓企業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發展,讓畜牧産業促進農民增收並健康發展。

  李長青介紹,豬場採用多點式、分胎次、凈污道分離等先進的建築設計理念,打造合理集約的養殖方式;飼喂系統採用法國全自動液體飼喂系統,充分利用酒槽、蘋果渣等生産輔助飼料,降低了生産成本;污水處理系統採用地上沼氣工程,利用沼氣做飯和取暖,沼液還田,建成迴圈立體農業。

  濟源市永興牧業有限公司奶牛養殖場目前是濟源市規模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技術最先進的現代化奶牛養殖場,其發展過程中始終按照一整套機械擠奶操作規程來保證産品的品質安全。“運用了散欄式工業化養牛方式全自動TMR餵養,降低餵養環節的經濟成本,運用全自動機械刮板清糞、糞便固液分離系統等先進技術,配套建設大型沼氣能源環境工程項目,減少污染增加了産能,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贏。”公司負責人王體斌介紹。

  多途徑助推畜牧業轉型升級

  據了解,河南省擁有省級以上龍頭産業化企業229家,上市、掛牌企業49家。年屠宰加工生豬、肉牛、肉禽能力分別達9000萬頭、124萬頭、11.1億隻,年加工乳製品能力達300多萬噸。而在畜牧産業發展的過程中,擔保難、融資難一直是畜牧業健康發展的“軟肋”。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河南開始嘗試加快畜牧業産業化、金融化、資本化步伐。

  9月中旬,由河南省畜牧業投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糧食産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三家國有涉農投融資機構簽署合作協議,發起成立“河南省畜牧業投融資聯盟”,綜合利用三家單位各自優勢,共同致力解決畜牧企業融資難題,來促進畜牧業結構優化調整、産業資本融合。

  在河南畜牧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王承啟介紹,針對畜牧業發展需求,希望聯盟不斷開拓創新,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投融資服務和産品;同時畜牧企業能主動對接,主動合作,更好地開展投融資,早日走進資本市場,共同為河南畜牧業做出更大貢獻。

  河南省還把發展優質草畜業作為推進種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以奶牛和肉牛為重點,拉長産業鏈條,擴大經營規模,做強精深加工,提升經濟效益,著力將這一産業打造成河南的特色産業、優勢産業、品牌産業。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