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大興區:林下經濟助小黑垡村脫貧

2016年12月02日 13:41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興區長子營鎮小黑垡村,人口1120人,2016年被列為市級低收入村。“截至去年底,村裏230家低收入農戶,每人平均收入還只有5800元。”小黑垡村黨支部書記韓森説,村裏遂決定以“兩學一做”為契機,開發民俗旅遊給農戶增收,想在3年內摘掉“低收入村”的帽子。

  據了解,小黑垡村擁有2300畝林地和200多畝濕地,村黨支部於是想到“林下經濟”的點子想給村民“找錢”,“大面積的林下空地資源和優質的濕地資源等著被開發利用。”韓森説。

  韓森曾經嘗試和企業合作,利用林下空間種植萬壽菊。由於萬壽菊生長週期短、經濟價值高,花朵可以提煉天然葉黃素,被廣泛用於食品和醫藥。“到了收穫季,成片的菊花被企業回收,讓一部分村民增收了8000多元。”

  這次嘗試成功後,村黨支部就定下了利用2300畝林地發展林下經濟的長遠規劃。“初步計劃明年起開展菌類、中藥材種植,加快促進群眾在家門口靈活就業、創業,實現脫貧致富。”最近,小黑垡村完成了一塊地的土質檢測,初定試種300畝蘑菇。“明年還打算在林下種花卉,打造一個婚紗攝影基地。”

  此外,小黑垡村200多畝的濕地資源也將成為村黨支部為農戶增收的可利用資源,目前正在對接專業規劃公司,研究利用濕地資源,建設一個濕地公園,開發“森林人家”“農家樂”等特色旅遊。

  村黨支部還積極推進就業安置,吸納村內勞動力32人到鎮屬北京長亦興園林綠化中心工作,負責村裏2200余畝林地的維護工作,使每人平均年工資收入達到15000元。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