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安徽省發展燃料乙醇 帶動玉米深加工

2016年12月02日 13:31 來源:安徽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蚌埠市禹會區的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倉庫中已堆滿了敞開收購來的玉米。“我們已形成年加工玉米近200萬噸的生産能力,年均銷售額近百億元。 ”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尤其燃料乙醇産業可年産50萬噸,使得我省玉米深加工走在了全國前列,年可加工我省産玉米總量的1/3。在環境保護方面,燃料乙醇的推廣作出了重大貢獻,十年間為我省實現碳減排788萬噸。

  近幾年,國際石油價格大幅波動,以燃料乙醇等為代表的替代能源成為我國能源供應多元化戰略的一個重要方向。目前,我國也已成為世界上繼巴西、美國之後的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産國和應用國。

  然而由於近期石油價格走低,推廣十餘年的燃料乙醇行業站在了發展的十字路口。日前,美國穀物協會在合肥舉辦的“燃料乙醇——清潔可持續能源/美國的經驗分享交流會”上,多位美國專家分享了美國燃料乙醇行業發展經驗,為我省提供參考借鑒。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能源資源中心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穆勒介紹説,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和俄勒岡州的低碳燃料標準(LCFS)及相關的可再生燃料標準(RFS2)已成功地減少了交通燃料的碳排放。燃料乙醇具有減輕全球變暖的潛能,現已經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

  我省在面臨環境污染治理問題外,還面臨糧食去庫存、保障農民利益的課題。來自聯合國可持續能源倡議小組專家奧斯特米爾博士提供了另一種思路。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規模使用生物燃料乙醇後,在這之後的40年時間裏,玉米産量則由1.48億噸增長到3.53億噸,玉米産量迅速增加的最大動力來源就是生物燃料乙醇。 “事實上,燃料乙醇與糧食安全間呈現出了良性的互動關係。 ”奧斯特米爾説。

  與會專家們建言,生物能源能夠保護並提高糧食安全水準:糧食價格的穩定,能夠確保農民增收,而為支援發展生物能源領域進行的新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會帶動各工業領域的市場進入,起到積極的産業牽引作用。燃料乙醇是聯通農業、能源和環保的國家戰略新興産業,它可以在保障糧食安全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發展燃料乙醇産業對於糧食大省安徽來説,在保障農民利益、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中糧生化是國家批准的首批四家變性燃料乙醇定點生産企業之一,承擔著江蘇、山東、河北以及我省等四省三十一個地市變性燃料乙醇的供應任務。 2005-2015年,中糧生化已累計生産和銷售燃料乙醇470萬噸。 “我們也在加強纖維素乙醇的技術儲備,利用生物秸稈生産燃料乙醇,將農業廢棄物變廢為寶,從而進一步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中糧生化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