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雲南巧家:念好“山字經” 鋪就致富路

2016年12月01日 16:47 來源:雲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巧家高寒山區馬樹鎮,“靠山吃山”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徑。馬樹鎮有巧家“東南大門”之稱。境內氣候怡人,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48%以上。全鎮轄區總人口有3680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8900人,計劃2019年全部脫貧出列。今年,該鎮將完成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覆蓋170戶貧困戶593貧困人口,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80戶。同時該鎮依託轄區自然環境資源優勢,力爭下好全鎮旅遊這盤棋,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由於地勢平坦,土地連片,馬樹鎮是巧家發展連片規模特色高原特色農業産業的不二選擇鄉鎮,近年來,馬樹鎮發展的上千畝藍莓、近千畝荷蘭豆等農業産品及養殖業吸引昭通、會澤乃至省內外消費者,産品供不應求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發展高原特色産業,切實增加了當地群眾的收入。

  近年來,馬樹實施的近千畝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為推動規模連片高原特色農業産業發展奠定了基礎。當前,馬樹鎮坐擁全長19余公里總投資1.6億元在建的馬樹埡口至小河塘的S206二級道路,同時,今年該鎮將村村通硬化道路,這些有效的措施必定成為與外界溝通,推動旅遊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大通道。

  此外,發展旅遊也是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一個有力支撐點。馬樹鎮旅遊資源豐富,濕地、“萬畝杜鵑花”等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各地遊客。為做大做強旅遊産業,下好旅遊這盤棋,今年馬樹鎮著力在城鄉環境整治上下功夫,打造美麗鄉村小集鎮,吸引更多遊客前來,帶動群眾致富。

  近年來,馬樹鎮在土地整治、道路交通建設、民房建設和風貌打造、特色産業發展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並深入探索和理清旅遊産業的發展措施和思路,確保扶貧開發與旅遊發展緊密結合,紮實推進,讓群眾增加增收致富的渠道。在産業發展中,根據馬樹地理環境的優勢,以馬樹特色産業為主,並深入探索適應馬樹的産業,採取長短結合的方式,朝規模化種植養殖發展,向精細化加工努力,力保群眾增收最大化。

  “群眾致富,旅遊帶路;群眾奔小康,旅遊産業來幫幫。”在巧家馬樹,全鎮群眾依託當地資源,努力唱響旅遊這首歌,力爭發展好旅遊産業,帶動增收致富。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