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江蘇泗洪農民“種地不花錢”

2016年11月09日 13:52 來源:新華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23日,京東集團與泗洪縣政府、江蘇蘇北糧油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農民種地不花錢”扶貧示範工程項目,通過向農戶提供金融信貸及電商渠道産品推廣,幫助貧困地區農戶解決融資和糧食回收難題。這種模式也是首次在省內推行。

  泗洪全縣有超過50%的土地集中流轉,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農業規模化和産業化經營,但由於農戶普遍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撐農業生産,也沒有特殊的渠道買到優質低價的農用物資,種植成本依然較高,且缺乏銷售途徑。為幫助農戶解決這些問題,簽約三方圍繞“網際網路+現代種植業”“網際網路+農産品品質安全”“網際網路+農業大數據”“網際網路+農業金融創新”“網際網路+農業資訊服務”等發揮各自優勢,共同促進電子商務與一二産業的深度融合。

  京東集團政府事務部總監閻岩認為,在農業生産中,收穫環節農民才有錢,種植環節農民缺錢,京東集團為農民提供一個信用額度,包括第三方擔保,農民可以先消費,收了糧食有了錢再還款。

  今年38歲的楊成福是泗洪縣太平鎮一名農民,種了500畝地。幾天前這一扶貧示範工程項目試運作,他一分錢也沒花就從京東“買”到了2.2萬元的小麥種子,種子錢等小麥收上來後再給。楊成福説,今年市場上麥種的價格每斤2.3元,而從京東上購買同樣的種子價格只要1.7元。

  江蘇蘇北糧油有限公司坐落在泗洪縣界集鎮,每年在全縣收購糧食。董事長趙冬冬介紹,收糧需要大筆資金,而今年京東給予公司一定額度的金融貸款,直接緩解公司收儲環節的資金壓力。京東還將公司稻米納入京東自營採購體系,給予公司豐富的行銷推廣資源和金融支撐,併為與公司合作的種植大戶、合作社提供農資貸款,幫助解決種植資金難題。趙冬冬説:“農民種地不花錢”的模式,能讓多方受益。

  此前京東已在河南、河北等地開展三産融合合作,扶持當地特色産業,與當地政府共同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和生活服務平臺建設。此次,將“農民種地不花錢”扶貧示範工程項目選擇在泗洪,旨在讓農民通過種糧脫貧致富,同時推動糧食主産區糧食生産。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