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寧夏引進5個品種填補食用菊花空白

2016年10月31日 15:29 來源:農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經過科技人員2年的努力,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林科學院“食用菊花品種引選與示範”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首次引進的5個食用菊花品種分別適合涼拌、火鍋、粥和茶用,食用菊花引種成功填補了寧夏這方面的空白。

  食用菊花,是兼具觀賞和食用功能的菊花品種。性味甘、涼,具有疏風、清熱解毒、養肝明目等功效。其中的類黃酮物質已經被證明對自由基有很強的清除作用,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非常有效;綠原酸具有抗致癌物質活性作用,具有廣泛的抗菌、較強的抗病毒作用。現代臨床醫學也證明,綠原酸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膽固醇症都有很好的療效。長期食用,利血氣、輕身、延年,在中國,人們自古就有吃菊花的習俗,吃菊花可以使人神清氣爽,充滿活力。

  在許多地方,食用菊花已經成為産業且發展迅速,但寧夏在這方面卻幾乎空白。寧夏的地理氣候條件具有種植食用菊花優勢,充足的光照資源,豐富的熱量,較大的晝夜溫差,都利於花卉植物光合作用和幹物質積累。農業專家認為,食用菊花本身耐寒抗旱,適應性強,栽培技術簡單,管理粗放,容易被農民掌握,可以迅速推廣。

  據了解,“食用菊花品種示範”項目由寧夏農林科學院自主科技成果孵化資金支援,通過引進並展示食用菊花品種,規範並推廣配套栽培技術,建立食用菊花品種資源圃,開展新品種田間鑒定、保存、種源擴繁等,提升食用菊花産量、品質,推動特色農業發展。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