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民謠三十余載 重要人物事件盤點

時間:2010-07-01 15:52   來源:南都週刊

眾民歌手和庾澄慶(後排左二)

廖美惠、鄭夙娟

民謠歌手包美聖

  “新耳朵,舊音樂?”30年前李雙澤、楊弦不滿臺灣被美日流行音樂充斥,而掀起轟轟烈烈的臺灣民歌運動;“新耳朵,舊音樂!”30年後厭倦R&B、嘻哈,越來越多的人轉身追尋民謠的溫暖。歸根到底,臺灣民歌運動的推進就是這樣,每當耳朵新鮮音樂陳舊時,敏感的音樂人就會俯身向下,沉入生活,擁抱民歌,在吟唱中記錄孤島變遷。

  歷史

  歷史久了,就很像傳説:1975年,楊弦、趙樹海、胡德夫等在中山紀念堂舉辦“中國現代民歌之夜”,現代民歌的概念開始出現;1976年,李雙澤扔出可樂瓶,砸出一場“唱自己的歌”的運動。 

  1977年起,廣播電臺開始播放民歌,大大增強了民歌的影響。

  1980年是臺灣民歌的黃金時代,新格唱片連續舉辦了四屆“金韻獎”(同時海山音樂也舉辦類似的民謠選拔比賽),像今天的快男超女一樣,金韻獎帶來的風潮使得當時的青年無不以彈唱吉他為潮流,齊豫、葉佳修、王夢麟、李建復等是民歌潮中涌現出的受歡迎歌手。1981年蔡琴、李健復、李壽全等組建了“天水樂集”,是集策劃、創作、演唱於一身團體,可謂音樂工作室的雛形。80年代後民歌時代裏,儘管羅大佑、李宗盛、陳志遠、梁弘志等在主流商業音樂中傳承著早期民歌的精神,但民歌的江河日下已是不爭的事實。

  九十年代的臺灣流行歌曲,充斥的是商業資本斤斤計較後的投入産出。這時的音樂人們開始向下、向內地伸展發掘屬於自己的聲音:前者如胡德夫、陳建年、林生祥,他們挖掘整理出少數民族音樂,然後與流行音樂相結合,創作原生態民謠;後者如陳升、陳綺貞、張懸,關注的是浮華世界裏個人內心的平衡與體驗,尋求的是“我有我的姿態”。

  現狀

  2005年,臺灣民歌運動30年紀念,這一年臺灣各界自發舉行了紀念活動,曾經的民歌手們從各行各業回到臺灣,登上最熱的娛樂節目,事實證明,這不僅是回歸,也是出發,05年至今,臺灣民謠歌手們與內地的民謠共同迎接著新一輪的復蘇,像王夢麟所説“我知道民歌不會斷的,我們的歌曲都是可以寫入華語歌曲歷史裏的,會一直傳唱下去。”

  臺灣民謠歌手譜

  胡德夫、陳建年、巴奈、陳永陶、葉佳修、齊豫、包美聖、吳楚楚、侯德健、李健復、施孝榮、邰肇玫、施碧悟、鄭怡、陳明韶、黃仲崑、蔡琴、王夢麟、王新蓮、楊耀東、施孝榮、陳升、陳綺貞、自然卷、張懸……

  重要人物

  葉佳修(創作《鄉間小路》《蘭花草》等,第一代臺灣民謠歌手)

  我的歌曲顯得鄉村味十足,那是因為我的成長背景就是鄉村。我在鄉下長大,直到上了大學才到了城市。到了城市之後,我覺得城市太緊張,這裡面的人生活得都不鬆弛。我就很懷念我的家鄉的那種生活狀態。所以就寫了很多描寫田園風光的很鄉土的歌。

  所謂民歌,我覺得用“民主時代以後的歌”來解釋“民歌”會比較貼切。包括校園民謠,我覺得都應該能夠傳承一些文化,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展現時代的一個側面,能夠在將來回首的時候,成為歷史的一個注腳。

  陳綺貞(臺灣Indie音樂女王,城市民謠代表)

  我第一次真正彈吉他寫歌是19歲上大一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我來自校園,又彈吉他寫歌唱歌,一定是受校園民歌的影響。其實對我影響很大的是搖滾樂。民謠也好,搖滾也好,我只是想做自己真實的音樂。甚至連態度這回事,都不過是一種包裝而已。繼續民謠,就等於繼續自己的音樂。

  林生祥(臺灣前交工樂隊主將,其音樂融合了客家山歌、八音、歌仔戲、恒春民歌、西方搖滾、非洲節奏,乃至沖繩三弦音樂;榮獲今年臺灣金曲獎“最佳客語歌手”、“最佳客語專輯”,但拒絕領獎!)

  和民歌運動的關係,從我選擇淡江大學讀書就看出來了,那裏是重要的民歌運動發源地。但我的音樂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譬如崔健,《我等就來唱山歌》裏嗩吶的運用其實是和崔健是有關係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人是羅大佑,《亞細亞的孤兒》、《吾鄉印象》等歌對我的影響也非常大;至於傳統的元素,可能還是臺灣的音樂是主要的。我的所有的歌不管怎樣,最後都要回歸到客家的山歌和八音裏面去,一定是有一個東西連接到這裡的。

  重要事件

  1、哥倫比亞咖啡店 1974年

  楊弦、胡德夫、李雙澤、韓正皓、吳楚楚在哥倫比亞咖啡店相識,他們抱著吉他自彈自唱的方式,不約而同向美國六十年代的民謠歌手看齊

  2、淡江事件 1976年

  一九七六年,在淡江大學的一次西洋歌曲演唱會上,剛剛從國外旅行歸來的菲律賓僑生李雙澤,拿著一瓶可口可樂上臺問大家:不論歐洲美國還是臺灣,喝的都是可口可樂、聽的都是洋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然後他在一片驚詫之中,拿起吉他唱起了《補破網》,此即著名的“淡江事件”。

  3、首張民歌專輯 1975年

  臺大農學院畢業的楊弦在中山堂個人演唱會上唱了八首由余光中的詩譜曲的作品,“現代民歌”運動有了眉目。楊弦在這年發表了《中國現代民歌》專輯,全部是余光中的詩作,被認為是第一張有資格被稱作“民歌”的專輯。

  4、青年民謠大賽 1977年

  1977年,舉辦第一屆金韻獎青年歌謠大賽。我們自己唱出。它最大程度上豐富了民歌的表現形式,並使得更多的年輕人得以參與到流行樂的改造,迅速擴大了民歌對社會大眾的影響。1977年-1980年所舉辦的四屆民歌大賽,是真正使得臺灣民歌在社會大眾中蔚然成風的關鍵。

  5、天水樂集 1981年

  由李壽全、蘇來、靳鐵章、許乃勝、蔡琴、李健復所組建的工作室“天水樂集”在臺灣樂壇上開音樂工作室的先河。李壽全擔任工作室作品的企劃及執行製作人,蘇來、許乃勝、靳鐵章則負責詞曲的創作;而蔡琴、李健復則用各自的聲音來充分表現工作室集體創作的作品。此外,陳揚、陳志遠兩位編曲家也應邀為“天水樂集”的作品編曲。儘管事實上“天水樂集”僅推出了兩張作品(李健復《柴拉可汗》;李健復、蔡琴《一千個春天》),但這兩張作品卻堪稱是民歌時代末期力挽狂瀾的經典之作。

編輯:何建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