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島資訊

臺灣土風舞的發展

時間:2007-12-20 14:31   來源:SRC-423

 

  在西方土風舞引進之前,最接近臺灣土風舞這種舞蹈概念的是在1952年,由中華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發起的“中國聯歡舞”,用歌曲配以簡單的舞蹈動作,一方面鍛鍊身心,一方面普及民族精神教育。

 
  臺北萬華國際青年會(YMCA),是目前已知最早在臺灣開授土風舞課程的機構,根據外國傳教士及日本國際青年會留下的土風舞唱片及資訊開課,不過數量有限,當時的老師只能教一些簡單的韻律及步伐。直到1957年和1961年,在美國新聞處的邀請下,有“德國旋風”之稱的土風舞名師李凱荷頓(Rickey Holden)來臺,帶來三十多支土風舞及音樂,臺灣對土風舞才有了完整全面的認識。

  李凱留下的土風舞,成為臺灣土風舞老師可以根據的教材,通過他當時所教的學生湯銘新、廖幼芽、楊昌雄等,土風舞迅速在社會及校園裏流行。雖然當時臺灣政府頒布禁舞令,但土風舞是被政府認可的一種群眾性、教育性、聯歡性舞蹈,不僅未被禁止,還加以推廣。後來“救國團”舉辦“大專學生土風舞研習營”等土風舞活動,當時的省立臺北師範學校則將舞蹈社改為土風舞社,由校長帶頭全校跳土風舞,並以管弦樂團伴奏,可見其熱門之一斑。

  臺灣土風舞的推廣,還要歸功於臺北師範、青年會、“救國團”、國際學舍四個據點。

  1963年,有“土風舞國父”之美譽的張慶三還是臺北師範學生時,便已在青年會及“救國團”、國際學舍等地教舞,他編寫、出版教材,同時也募款灌制唱片;那年,他把一支音樂劇“風流寡婦”中的最後一段插曲音樂編成“風流寡婦華爾茲”,這是最早一支臺灣人以外國舞曲自編的土風舞作品。1953年,張慶三在青年會成立國際土風舞研習中心,使臺灣土風舞步入正式的研究與發展,他大力提倡臺灣人編創土風舞,提出“中國土風舞”一詞。在資訊封閉的當時,他也與前輩舞蹈家蔡瑞月學習世界民俗舞蹈。他成立的弦歌世界民俗舞蹈團迄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也是臺灣唯一的表演性土風舞團。

  隨著臺灣社會風氣漸開,臺灣土風舞的面貌也不停地改變,最大的衝擊是1975年,師大體育係教授楊昌雄赴美參加緬因舞蹈營,這是臺灣土風舞界第一次與國外交流。楊昌雄發現由於不能出國,多年來土風舞只能根據教材“右足原地踏墊、左足向前搖擺”這樣的文字説明去跳,再根據簡單的圖例及風土説明去製作服裝,實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鬧了不少笑話。

  1977年,張慶三參加聖地亞哥土風舞營時,在聯誼時首度介紹了“中國土風舞”,包括“臺灣好”、“蒙古牧歌”,雖然不是正式的課程,但因東方民俗舞的手部動作特多,迥異於西方土風舞特重腳步繁複性的特色,頗受歡迎。1980年,張慶三受邀參加美國最大的土風舞營——Stoctton舞蹈營,教授了“臺灣好”、“三月桃花”與“俏皮種田人”,這三支舞后來被列入世界舞蹈圖書館的紀錄中。國際土風舞界在歡迎臺灣同好者時,也常會跳起“臺灣好”、“俏皮種田人”。


  臺灣土風舞發展歷程大事記

  一、發端時期:1957~1967

  1957,12月,由“救國團”主辦、請美國人李凱荷頓(Rickey Holden)來臺教了30首土風舞,當時人數123人,對像是國小老師,地點在國際學舍。現仍有人跳的,主要有水舞(Mayim)、農家樂(Shiboleth Basakar)二首。
  1960,2月,李凱荷頓(Rickey Holden)二度來臺,介紹12首,現存蜜色羅小姐(Misirlou)仍有人跳。
  1962~1968,“救國團”共舉辦六場康輔人員研習會。
  1963,4月,美國人Josep hine Kidd小姐在臺中體專和東海大學教授近十首。
  1964,7月,臺北Y.M.C.A.(青年會)張慶三提供唱片翻譯舞步説明三十首。
  1964,8月,美國人Dare Rosenbers 先生來臺教舞。
  1965,7月,美國人Jean M. Foster,小姐來臺教舞。
  1969年止,唱片全部由女王唱片公司投資出品,共計一百三十片。
  1974年止,全臺跳過土風舞者粗估計三百萬人以上。

  二、全盛時期:1968~1979

  1977年,臺灣政府以“教育部”為主導推展全民運動,土風舞活動為其中之一。
  1978年開始,臺灣“教育部”開辦土風舞指導員研習會,以培訓各地指導人員。後使用1981年出版的統一教材。
  1981年,由臺灣“教育部”主編、“內政部”策劃、“國防部”印刷的《土風舞選集》上下冊正式出版,內分中國、美國、歐洲、以色列、東南亞、其他及自編舞共500首經典之作,為非賣品,由當時“教育部體育司司長”蔡敏忠博士擔任主編,現存高雄市體育圖書館。此書做為年度臺灣培訓指導員統一教材,內容取材非常嚴謹,由張慶三親自審定。
  本時期僅高雄市就有88個土風舞社團。

  三、固定時期:1979~迄今

  1979年以後迄今,經歷全盛時期,為迎合暴增的各階層人口,各式非土風舞之自編舞大量出籠,歷經近十年時光考驗,參與人口逐漸下降,直至1990年左右保持在一固定水準不再下降。
  目前在狹長型的臺灣島要跳經得起時間考驗,且較固定的土風舞曲,在北、中、南三區發展出三個經常性活動地點如下:
  A、北部:中正堂,楊大姐
  B、中部:南投、彰化社教館
  C、南部:常春土風舞協會,文化中心
  以上三處,所放舞曲均是臺灣四十餘年來的精華。

編輯:賀晨曦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