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向陳儀將軍呈遞投降書
“臺灣光復紀念日”即將到來,香港中評社刊登了《65年前一個日本記者對臺灣的報道》,文章展示了1945年日本在臺灣統治崩潰時臺灣光復前後一個日本記者的無量感慨:
文章摘選如下:
1945年5月31日,臺北一場大空襲,日本在臺灣的行政權力中心——總督府被美軍嚴重炸損,預示日本在臺灣的殖民統治即將結束。
臺灣光復65週年即將來臨。65年前,正當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興高彩烈地歡慶寶島臺灣回歸祖國懷抱的時候,人們一定很好奇:日本人都在想什麼?
近日,筆者在收集有關臺灣光復的史料時,偶然讀到一本當年日本駐臺記者伊藤金次郎所寫的書——《臺灣不可欺記》。伊藤于1944年1月至1946年2月被調派到臺灣,恰好見證了他所説的日本與臺灣的“分離記錄”。他在《臺灣不可欺記》一書的自序中這樣寫道:“就結果而言,我等於是去為‘日本之臺灣’送終,與此同時,觀看回歸中國的‘新生臺灣’呱呱墜地的模樣,真是感慨無量。”
這位自稱為“‘日本之臺灣’送終”的日本記者究竟有何感慨?筆者將《臺灣不可欺記》一書的有關段落摘錄如下,以饗讀者:
“知天命”——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結束前的落寞
“總督府廳舍因大轟炸而受到全面性破壞,並且燃燒,這是五月三十一日(一九四五年)之事。”(《臺灣不可欺記 由臺灣歸來》第36頁)
“以巍峨姿態威壓四週的總督府廳舍,以各種意義而言,都是象徵日本君臨臺灣之權威殿堂。這個殿堂屹立不搖,充分表現著日本領臺之得意和尊嚴。而這樣的殿堂現在卻一下子就被美國軍機粉碎了!我頓時有了不吉利預感。臺灣之頭的臺北被摧毀了!而臺北之頭的總督府廳舍也被摧毀了!如此重大的精神打擊有可能重建嗎?我心情落寞地返回寂聊宿舍。”(《臺灣不可欺記 由臺灣歸來》第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