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中國礦工

時間:2013-10-23 11:13   來源:台灣網

  作家余華説,在現在的中國生活一輩子,相當於國外生活幾輩子。

  在一片世相紛繁、經濟高歌猛進之中,如果能撥開迷霧,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真問題,仍然在於改革的公平、國家的民主、改革成果能否盡可能惠及大多數人。2005年中,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發表文章,警告中國的貧富差距已達到黃色警戒線,接近非常危險的紅色警戒線。

  王斌余事件就是一個強烈信號:含辛茹苦幾個月,卻拿不到工錢,這位可憐的農民工在激憤之下連殺四人。這,正表明社會弱勢群體由受虐轉向施虐的報復傾向,以及在此背景下社會和諧遭遇的嚴重挑戰。

  更令人深思的是,另一個由農民工佔主角的群體——中國煤礦工人,正頻頻集體殉葬于中國波瀾起伏的經濟巨輪下。近年來,中國礦山的爆炸、坍塌或透水事故連連發生,根據國家安監總局的數據,截止到2005年12月11日,2005年全國共發生煤礦事故近三千起,死亡的煤礦工人數達到5491人,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206人。

  成百上千的死亡,讓中國礦工成為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失諧的最好注腳。

  因為他們辛勤的付出與汗水;因為他們身處潮濕黑暗,卻給世人帶來溫暖和光明;因為他們臟難險重的工作,哺乳著這個國家的經濟引擎;因為埋葬他們的爆炸聲,共鳴著中國兩極分化的警報聲;也因為國人對這種爆炸聲的強烈質疑,中國礦工,成為2005年南方人物週刊的年度人物。

  在2005年的這個冷澈的冬季,本刊記者兵分三路,分赴江西萍鄉安源煤礦、河南新密大平煤礦,以及廣布山西各地的小煤窯,貼身採訪了三個典型意義上的中國煤業細胞——一個採煤班組和他的成員,一個從礦難死亡線上掙脫的礦工和他的家庭,一個産煤大省的小煤窯利益鏈,深入礦井而後形于文字。我們相信,它們還原了中國700多萬煤炭工人——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礦工群體在非典型環境裏的典型生存。

  如同每一位生活在中國的普通百姓,在平靜的日子裏悲歡離合,在柴米油鹽中喜怒哀樂一樣,每一位礦工都有他們的故事,不同的是,他們的工作場所時刻面臨危機,他們的故事,更關乎生死謎,手足情,更關乎個人生存的底線,以及中國經濟成長最高昂的代價。

  令人遺憾的是,就在記者在各地採訪時,中國各地的礦難依然不絕於耳。

  回顧一下有關數據是必要的:

  中國煤炭工人總數有700多萬,比全世界所有其他産煤國的煤業工人加在一起還要多。

  農民工佔下井工人的絕大多數。即便是國有煤礦,在井下第一線的也大多是農民工;至於全國各地礦區漫山遍野的小煤窯,更全是清一色的農村青壯年。

  截止到2005年中國煤礦事故死亡人數,遠遠超過世界其他産煤國家煤礦事故人數的總和,每年死亡大約6000多人。

  中國單位産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單位GDP污染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準的十幾倍,正如中國單位GDP的高能耗一樣,單位煤産量所犧牲的生命也高居世界第一——2003年全世界産煤約50億噸,死亡人數8000人左右,中國煤炭産量16.6億噸佔33.2%,而死亡人數6434人佔80.4%。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近100倍,俄羅斯的10倍,印度的12倍。

  2004年,共有6009名中國礦工在爆炸、透水、塌方和其他事故中喪生,佔世界礦難死亡總數的80%。

  爆炸響起、烈火吞噬、巷道坍塌、洪水衝撞之際,礦主們損失的是金錢,官員們損失的或許是官運,只有礦工,丟掉的是生命。

  因小説《神木》而聞名的煤礦題材作家劉慶邦説,一個礦工的死亡所造成的精神痛苦是廣泛的,不是孤立的;是深刻的,不是膚淺的;是久遠的,不是短暫的。

  “我們通常衡量一場事故的損失,是以‘直接’、‘間接’、‘經濟’、‘萬元’等字眼作代碼的。我一直不甚明白,一個生命的死亡算不算經濟損失,如果算經濟損失的話,生命是怎樣換算為經濟的,或者説怎樣換算為萬元的,換算的依據和標準是什麼?”

  把遇難礦工的名字一個一個地寫出來,念出來,就像美國人在紀念“9?11”時不厭其煩地念完三千多罹難者的名字一樣。這不是形式主義,而是對生命的尊重。

  中國礦工常説的是:今天晚上把鞋脫在井上,不知明天還能不能穿。而在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煤炭行業已經成為“本質安全型行業”。值得一提的是,在煤炭佔國內生産能源1/3的美國,20世紀末煤礦工人數已減少到8.1萬。

  要減少礦工的死亡,必須減少礦工的總數。恰如“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

  我們説,什麼時候中國的煤礦工人數量驟減,主要依靠機械作業;中國的出口模式由“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這,將是中國礦工的新生,也是這個國家的新生。

  最後,我們祝福,每一位礦工,今天,明天,以後更長的日子,你們平安回家。

  你們的平安回家之路,也是中國的平穩變革之路。

  (南方人物週刊編輯部)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