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入秋,傳來創辦近30年的《文匯讀書週報》休刊的消息。雖然從本質上説,它只是改了個形式回歸母報,並非完全意義上的休刊。但是因為這條消息傳來時正逢假期,不少人終於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因此這樣的消息還是在微信朋友圈裏激起了一陣漣漪。大家的討論從報紙的休刊,擴展到了紙媒的發展,最終定格于閱讀的命運。
有位朋友在轉發相關新聞時引了申城“名嘴”萬峰老師的一句話。據説,萬峰老師曾對當下人的閱讀、精神生活發過一番言。其中有句話被我的這位朋友記住了—他説,“(現在的人)不學習不讀書不看報”。現在的人真的不學習、不讀書、不看報嗎?恐怕不能急著下斷言。
且不説,如今因為各種技術的革新,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甚至生活方式都在不斷翻新、迭代,“學習”、“讀書”、“看報”,這三個表述具體人類行為的字眼早已具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就拿被鍾情于紙面嚴肅閱讀的人吐槽已久的“碎片化淺閱讀”來講,碎片化就一定意味著“淺薄”嗎?
換個角度看,碎片化意味著見縫插針,意味著每一次閱讀行為都更具有主動性和自發性。以微信閱讀、微博閱讀為例,雖然很多人的閱讀視野都不可避免地“被局限”在了自己所訂閱的“公號”內,但是,正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目標明確不正更有利於聚合焦點、跟蹤關注,將短暫的注意力轉變為一種習慣性的專注嗎?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移動智慧設備普及、無線網速提升、電池延續能力等一道道往昔的“壁壘”,正在逐步被用心的技術能人、天使投資人、知識生産者、資訊服務提供者、渠道資源整合平臺合力攻破,一個可以24小時全天候服務於所有“讀者”甚至是“觀眾”的“私人訂制時代”將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夢話。更何況,相比淹沒于浩如煙海的資訊中,糾結于哪一盤才是自己的菜,如果“碎片化”的閱讀能夠真正實現我看到的就是我想看的,那麼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樣的閱讀模式都賦予了讀者前所未有的尊嚴和可以隨時自主選擇的權利。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峰至今對其記憶中的一幕津津樂道。他説,大家都知道復旦有個最知名的教室叫3108,在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教室裏,曾經迎來送往過太多世界上著名的頭腦到此發聲。但在他看來,3108最輝煌的時刻,是一度復旦周圍的居民、個體戶小老闆都早早跑去那裏聽講座。而如今,知識殿堂的圍墻被打破,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場面,不僅在復旦存在,也遍及上海各大高校、圖書館、文化機構組織的各種公開講壇,遍及各種網上訂閱號、網校、公開課。你想看什麼,只要想看,只要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網上搜索一下資訊、然後“接入”各種“端口”,就可以了。上海圖書館館長吳建中告訴我,以前的圖書館只收藏紙面的知識和歷史,但是他們現在也要收藏無論從資訊量到呈現方式都更為“全息”的“講座”。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一座“講座圖書館”已漸成規模。
現在公眾對於媒介的選擇度大大提升,不可避免地會讓一些傳統媒體遭遇尷尬乃至陷入困境。但是,當一個全民學習、全民閱讀的局面漸成,無論他的閱讀對像是嚴肅還是淺薄,是成體系的還是碎片化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私人訂制”的閱讀黃金時代已經來臨。從中受益的,將是所有願意生命不休、學習不止的人。所以,與其糾結于閱讀的形式,不如在閱讀的內容上多花點心思,因為那才是決定人生深淺的關鍵。柳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