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葉匡政:為什麼七零後作家的成熟姍姍來遲?

時間:2016-02-16 08:51   來源:新華網

  為什麼

  剛剛結束的圖書訂貨會上,諸多名家新作紛紛上市,其中,七零後作家亦有幾部長篇問世,但相對於前輩,不論是數量還是品質,都還有一定的差距。

  在中國當代的作家群中,七零後可能是比較尷尬的一代,比他們更早的五零後、六零後早已成名,享譽文學界乃至整個社會已經數十年,並且依舊是當今文學界最重要的主力作家。而比他們更晚的八零後、九零後也有諸多作家早早成名。唯獨七零後一代,雖然正處盛年,但是成名的作家並不多,特別是在嚴肅的長篇小説創作中,有建樹的就更少,因此,顯得格外單薄。

  可以説,七零後生人,成長的時代正好是當代社會最大的變革時代,這樣的時代,本應該出現無數優秀的作家和作品,但為什麼,七零後作家的成熟卻姍姍來遲呢?

  姍姍來遲

  七零後作家,或許是最早以出生年代為標簽的作家群體,在他們之後,有八零後、九零後,但在他們之前,卻沒有五零後、六零後。

  我的印象中,最早出現七零後作家的概念,當時長春的《作家》雜誌,最早出版過一期關於七零後作家的特刊。事實上,在他們之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些作家們,是沒有什麼五零後、六零後的概念的,直到七零後這個名詞出現以後,才有人把之前的作家稱為五零後、六零後。

  七零後

  為什麼會有七零後這樣的概念,把一個年代的作家,以群體的面目展現在人們面前,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和當時七零後一代中,個體的作家成名的很少有關。

  “出名須乘早”,此前諸多知名的中國當代作家,其實都是如此,不論是莫言、余華、格非、蘇童這些今天依舊最重要的作家,還是比他們更早的作家,大多是年少成名,而比七零後更晚的八零後中,如韓寒、郭敬明等,也都是早早出名,唯獨七零後,普遍成名的太晚。有人説七零後是夾縫中的一代,生活在六零後的陰影中,又沒有八零後的市場號召力。

  成長、成熟

  其實説他們是文學退潮中的一代,或許更準確。七零後成長、成熟的時代,正好是當代社會中文學開始衰落的時代。在他們之前,文學和公共文化的分野還非常小,文學在許多方面承擔著公共文化的功能,那時候公共媒體的概念尚未成熟,時評、雜文等等影響力也還不足。

  人們對於社會的了解,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文學作品,反過來説,人們發表意見,發出聲音的途徑,也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學,文學在某些程度上就代表著民間的聲音。

  時代

  但是到了七零後成長的時代,文學已經漸漸開始從公共文化中後退,雖然仍舊還有自己的地位,但佔據的比例越來越小。影視作品更多地承擔了公共文化的功能,而大量的時評、雜文承擔了表達意見、發出聲音的功能。

  文學的地位下降,作家的影響力當然也就變小了,成名不易,或者只是在文學圈裏有名,但卻無法在公眾中産生比較大的影響力。

  作者簡介:

  葉匡政,著名詩人,學者,文化批評家。

  1969年4月出生,祖籍安徽太湖縣,合肥人。現居北京。1986年開始在各類文學雜誌發表詩作800多首,作品入選《中國第四代詩人詩選》《中間代詩全集》《朦朧詩二十五年》《中國當代詩歌經典》等60多種詩歌選本,著有詩集《城市書》(花城出版社1999年)、長詩《“571工程紀要”樣本》、文化評論集《格外談》《可以論》等,編過《孫中山在説》《日本格調》《大往事》等書,主編有“華語新經典文庫”“非主流文學典藏”“獨立文學典藏”“獨立學術典藏”“獨立史料典藏”等多種叢書。

  曾是《南方週末》《新京報》《南都週刊》《北京青年報》、香港《東方日報》等數十家海內外媒體的專欄作家,獲過臺灣第一屆雙子星國際新詩獎及國內10多種詩歌獎、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金獎、 部落格十年“影響中國百名部落格”獎等,入選2010、2012年“華人百大公共知識分子”。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