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我的批評觀》: 中國當代批評界的“光榮與夢想”

時間:2015-12-28 09:44   來源:鳳凰讀書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李敬澤致辭

  是什麼力量能讓四代批評家"不改初心"?一向致力於扶持青年學人的《南方文壇》是其中之一。23日下午,包括李敬澤、謝冕、曹文軒、陳曉明、孫鬱、程光煒、戴錦華、孟繁華等在內的四代批評家共聚一堂,圍繞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三本新書《我的批評觀》、《網路時代的文學引渡》、《以文學為志業--"80後學人"三人談》展開討論。

  沙龍首先由《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致辭,張燕玲表示,"批評的初心"來源有三點,《我的批評觀》整合了96位文藝批評家的文化批評觀,完整呈現了"96顆文藝批評的初心"18年來的創作全貌;第二個原因,批評的初心在於描述和激勵當下,批評的初心是否純潔、樸素,是否在經濟時代有所迷失?第三個原因,《網路時代的文學引渡》,《"80後學人"三人談》,不同程度地體現了四位作家的批評初心。

  "中國的小説、文學是不是有世界水準有爭論,不好講;但批評家的創作談確實堪稱世界級水準",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在開場白中,如此追溯批評家們的批評生涯在青春勃發時期的志向與信念。"十幾年之後將這些創作談放在一起,本身就構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本,由此可以考察中國文學批評這些年來所走過的道路,包括批評家們的觀念、對批評的看法的變遷,有很經典的檔案或者經典的味道。我認為,《我的批評觀》確實是屬於一種'立此存照'的書。"

  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謝冕發言

  年過八旬的批評界泰斗謝冕則坦言,自己也是《南方文壇》培養出來的,批評"在自己(年輕)那個年代是很貧乏、枯燥、僵硬、單調的。在那個時代(批評家)是一個兩個,像今天這樣96個人來談"我的批評觀",是難以想像的。過去"批評"是沒有"觀"的。因為批評只是一種形式,也就是被打了,被扣了帽子,上山下鄉,是這樣一種批評,沒有自己的"觀"。現在批評有"觀",而且是"我的批評觀",這也是過去年代難以想像的事情。"我常説文學批評在近代很寂寞,文學批評家很寂寞,寫出來的批評文章很寂寞,比起作家、詩人、小説家,差別很大。《我的批評觀》是對中國批評界的全覆蓋,讓我們感覺到一種非常的信心。"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孫鬱則從中西文脈的視角加以剖析,他談到,好的評論文章是作家寫出來的,包括卡爾維諾、托爾斯泰,但是現在發生很大變化,多樣性的批評景觀已經出現了,且很有意思,出現了"人的聲音説話"。孫鬱教授還談到了"80後"怎麼辦的問題,"80後"的問題,不是一代人的問題,而是幾代人的問題,是我們這一代乃至全社會的問題,或者是我們文化邏輯起點的問題。這個追問既要警惕全球化時代的影響,又要提防革命時代的負面影響。也只有這時,我們才會發現,解放的路還非常遙遠,我們沒有歷史的歷史已經很久了。

  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導師戴錦華發言

  人稱"戴爺"的戴錦華教授一向以犀利著稱,她在發言中特別強調,放置文學和放置文學批評的中國社會發生了急劇和深刻的變化,而且,坐落中國的世界的激變程度,我自己的看法是,現代史有史以來的激變程度,超過了文學史,一個全新的文明樣態,並且嘗試回應危機、人類求存的時刻,是根本要開始了。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討論文學,怎麼討論文學批評?戴錦華進一步認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不是文學邊緣化的問題。文學在某種意義上並未邊緣化,今天文學在人們生活中的角色不可替代,就如同電影、電視劇沒被替代一樣。但是今天現代文學、現代電影、現代藝術的社會結構是否仍然會繼續?在文明的臨界點、文明的突破口上,文學或者文學工作者、文學批評家、中文系教授,他們是一個被棄的棋子還是空前重要?在這個時候,一個高度的自覺、一個原創性的應對成為必須。

  李敬澤在發言中認為,網路文學的要害不在文學的網路,網路文學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那個通俗文學。《網路時代的文學引渡》作者、北京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邵燕君談到,網路文學在十餘年的發展中已經形成一套獨立的生産-分享-評論體系,形成多姿多彩的粉絲部落文化,這一切都對運轉了60年的主流文學體制和延續了近百年的"新文學"傳統發出挑戰。她尤其強調,書中有網路文學發展史的年表。這個年表是以網路資深粉絲、學術研究資料為底本,加上同學們的閱讀經驗組合而成的。另外,還要請四家最重要文學網站的原創元老人物進行審讀,所以會是迄今為止網路文學研究"一個比較踏實的文學資料"。

  “80後學人”代表

  當天最年輕的幾位80後批評家,都向前輩學人表達了感謝。雖然登上舞臺的時間相對不長,他們的作品已經引發了很大關注。由中國人民大學楊慶祥、復旦大學金理、華東師範大學黃平共同完成的《"80後學人"三人談》,專門論述了"80後寫作與當下中國"的種種話題,從歷史與現實的角度全面剖析了80後寫作的歷史和趨向。這本書的出版,也被視作"80後學人"登上歷史舞臺的標誌性事件。

  楊慶祥在發言中表示,《我的批評觀》這本書,用一句話來説,可能是中國當代批評界的"光榮與夢想"。從內容而言,建構了中國當代文學批評的譜係和景觀,這個譜係和景觀重要的特點是帶有人生命的體溫和痕跡。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