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一為陳平原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上官雲) 14日下午,北京大學教授、學者陳平原及學者楊早受邀做客北大博雅講壇,以“觸摸歷史、重返現場”為主題在北京言幾又書店進行對談,論述了報刊、出版對中國現代文學及文化的影響。提到當下大熱的網路文學,陳平原從傳播路徑的角度分析,認為其實沒有網路文學,有的是“網路時代的文學”。
近年來,不少從事文學史研究的人會以“新聞出版”為切入角度,比如借查閱報刊,可以窺知當時言論的具體情況,這就是文學的“物質性”。陳平原介紹,這種“物質性”,指的就是作為文字載體的報刊、書籍,以及作為流通環節的圖書館等。
“在現代中國,報刊、雜誌積累下的資料讓我們能夠有更多的觀察角度。”陳平原稱,通過這種方式,人們可以借助當時大眾傳媒對該事件的理解,來觀察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增加論述的溫度。
於是,陳平原選擇從報刊及出版的角度研究中國當代文學及文化。最終,專題文章集結成為《“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出版。通過研究,陳平原認為,報刊文章有不同的論述側面和角度,比如要了解晚清或民國時期中國的某個重要人物,可以借助當時媒體上各種資料進行還原。
當然,在研究近代社會乃至文學的時候,如何使用報刊資料也是一個重要問題。陳平原説,研究者首先要通過閱讀研究作家文集、檔案來找到方向感,“報刊某種意義上是你的資料庫,用於修正思路”。
學者楊早對此表示認同。他透露曾抄寫過《申報》,就是想把自己還原到當時讀報人的心態,了解到整個事件的構建過程,“我們從報摘上可以得到歷史感,報章也提供給你認識世界的途徑。”
最後,當談到文學的傳播方式時,陳平原提到了時下大熱的網路作品。他認為,其實沒有網路文學,而只有網路時代的文學:“每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文章發表途徑不同,也許文學表達會受到影響,但最終的衡量標準依舊具有某種恒定性,作品好壞並不在於‘在網上寫還是紙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