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企業風采

康師傅水創意金獎獲獎人用民間力量救助污染受害者

2009-06-02 15:06     來源:河南日報     編輯:肖燕
  ●本報報道的環保衛士霍岱珊連獲環境大獎,所獲獎金為他救助污染受害者提供了可能。

  ●獎金提供方、項目實施方均為民間力量,這也為污染受害者民間救助模式探尋了新路。

  環保衛士獲金獎

  2009年4月3日,本報以“環保衛士和排污大戶的十年鬥爭”為題,報道了民間環保人霍岱珊和蓮花味精公司為環保爭鬥多年的故事。近日,霍岱珊連獲兩項環境大獎——康師傅水創意金獎和阿拉善生態獎。

  霍岱珊的環保路超過10年。從2004年開始,他把重點放在了污染受害者的救助工作上,為之奔走、呼籲。5月22日,霍岱珊的努力得到了收穫,他實施的“淮河污染區地表飲用水的生物凈化與村民救助”項目,在全國1300多件項目提案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康師傅水創意公益提案競賽”金獎。這個獎項是國內第一個民間水資源環保獎,鼓勵環保團體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來改善水問題。難得的是,組織方提供了25萬元的獎金,用於支援霍岱珊推動生物凈水裝置技術,以改善和解決淮河沿岸居民安全飲水問題。

  4月22日,霍岱珊和蓮花公司合作共建的“蓮花模式”還獲得了第三屆阿拉善生態獎,這也是一個由民間環保組織設立的生態獎項,意在獎勵、支援日益興起的民間環保運動。

  清潔飲水計劃

  目前,對沿淮兩岸地下飲用水遭嚴重污染的地區,一般採用打深水井的辦法解決農民的吃水難題,但打一眼供3000人飲用的深水井需要資金近百萬元,而且會造成地表下陷等問題。常年在沙潁河兩岸奔走的霍岱珊在留日華人學者金勝哲的指導下試驗成功“生物凈水裝置”,從2005年開始,霍岱珊一直在為沈丘縣遭受污染的村莊安裝這種凈水裝置而奔走,並最終在2008年為洼子村安裝了兩組設備,使500多名村民受益。

  他採用的“生物凈水裝置”有別於傳統的打深水井,而是用“生物膜”技術把表層地下水進行凈化、活化、軟化處理,水質達到國家最新的飲用水標準。這種裝置的費用只相當於打深水井的1/3,既節約資金,又節約資源,在受污染的農村地區有很強的推廣價值。

  “工程費用是東拼西湊的,有我拍照片的稿費,還有一些環保志願者的捐助。”霍岱珊説因為缺資金,進展緩慢。這之前,老霍還利用自己在環保界的影響,爭取到企業贊助,為黃孟營村和東孫樓村的村民家中安裝了濾水器。

  在老霍推行的清潔飲水計劃中,他一直想改變目前這種村民等待救助的現實,而是建立企業、環保組織和村民一起參與的模式,讓有責任感的企業出資,村民投工投勞,在使用中由村民參與管理。但這個設想因為一直找不到出資人而遇阻。

  “這次我獲得康師傅水創意金獎的25萬元種子資金,解了燃眉之急,可以把飲水救助工作推廣起來。”霍岱珊説,這些資金可在洼子莊周邊10個村莊安裝凈水裝置,一萬多村民喝到乾淨的水,從而緩解因飲用污染地下水導致的疾病。

  民間救助的興起

  霍岱珊此次能獲得“康師傅水創意金獎”,組織方也是看中了這個救助模式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從目前的環保救助看,不少像淮河衛士這樣的NGO組織在裏面發揮著作用。此次康師傅水創意銀獎、銅獎獲得者也是NGO組織的項目,其中一個是為廣東韶關上壩村提供乾淨用水計劃。在霍岱珊獲得的第三屆阿拉善生態獎上,30個獲獎項目方是清一色的民間組織身份。

  “這是一個新的趨勢,由民間力量開始著手救助污染受害者,民間環保組織有自己的優勢,有親和力,更能發揮社會監督功能。”中原工學院農村環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周紀昌認為。周説,農村水污染受害者往往是弱勢群體,他們很難向外界表達救助需求,民間組織及時地向政府和社會傳達了他們的聲音。

  他説,民間救助力量的興起對政府救助是重要的補充,同時也為企業參與提供了一個樂意接受的平臺和渠道,使救助資金髮揮更大地作用。“受害者不僅需要環境救助,還包括醫療救助、法律援助、發展救助等多個方面,有責任感的企業應當主動出來承擔。”周紀昌説。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