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精彩推薦

環緊扣的品質鏈條——康師傅公司見聞

2009-03-13 09:26     來源:中國品質報     編輯:張方翼

先進的生産線

  從1995年開始在杭州用利樂包裝生産果汁以及茶飲料,到目前,康師傅茶飲料已經在中國經歷了將近15年的歷程。尼爾森2008年第3季度的零售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康師傅茶飲料已成為國內茶飲料知名品牌,銷售額市場佔有率達到41.2%。

  從默默無聞到業內龍頭企業,康師傅茶飲料成功的秘訣在哪?記者日前走進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位於天津的總部,親身體驗得出這樣結論:從口味研發、原料選取、製成、生産,必須經過層層的管理、精密的技術工藝,加上用心投入,方能生産出一瓶好茶飲料。

  口味:似尋常處不尋常

  看似尋常最崎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王安石這句詩用來形容康師傅茶飲料口味研製最合適不過。喝起來有淡淡清香的康師傅蜂蜜綠茶如同自己泡的綠茶,熟悉的口味使得它風靡全國。而為了達到今天的口味,研發人員可謂費盡心血。

  日前,記者走進康師傅茶飲料的研究所,一進門的陳列室裏讓人震撼:滿墻的架子上按照茶、咖啡、果汁、酸奶、碳酸飲料、功能飲料的類別,滿滿地陳列了幾千個飲料的包裝。

  研究所資深協理陳北星講,這基本上是中國內地及臺灣、日本、韓國等地十幾年來生産的飲料。其中更有一個專門的架子上,擺放了康師傅茶飲料創業初期的産品:荔枝汁、冬瓜露、蘋果汁等各式産品,一直到近年來的冰紅茶、綠茶、大麥茶、酸梅湯等産品。

  這滿屋的飲料瓶子,仿佛使人穿越時空,片刻之間瀏覽東南亞尤其是中國、日本、韓國近10年飲料工業的發展史。它也時刻提醒研發人員,只有研製出消費者喜歡的飲料,並不斷調整,企業才會永葆長青之樹。

  “在康師傅,我們一直信奉:消費者的口味至上。”康師傅中央研究所基礎研究中心的羅之綱副教授説。但是,地分南北,人有長幼,眾口難調的問題如何解決?

  首先,企劃部門要進行消費者口味調查,確定産品的開發方向。“康師傅比較重視改變,也就是本土化的調整。”羅之綱表示,茶飲料在臺灣比較早地進入工業化生産,因此積累了大量經驗。“兩岸的口味各有不同,在臺灣暢銷的口味配方,可能大陸的消費者尤其是北方內陸的人群喝不習慣。”以茶為例,康師傅最早是照搬臺灣的配方,在大陸生産、銷售烏龍茶,而深入、反覆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陸消費者更喜歡淡淡清香的綠茶,因此康師傅及時調整思路,開始研發適合大陸口味的綠茶。

  羅之綱還告訴記者,日韓同樣流行綠茶,但是和中國的口味也有差異,日本的綠茶喜歡把茶葉碾成粉末泡入茶中,喝起來有一些草本的味道。“這都是不同地域、民族的細微差別。注意不到這些區別,消費者就不會喜歡你的産品。”

  確定了口味方向,中央研究所開始對茶飲料進行原料篩選、製程工藝的調整,並在實驗室進行試作,得到初步的樣品。企劃部再將研發試作樣品進行口味測試,然後將測試結果和建議反饋給研發的相關産品研究員,由研發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口味調整。

  茶飲料工業用的是大批量的茶原料,和風味茶要求的各具風味不同,它要求不論地域、不管産季,最終泡出來的茶,味道要完全一致。因此,必要時研發人員甚至還需要通過調整茶葉原料的加工工藝,使之合乎産品開發的口味要求。

  “只有經過反覆的市場調查和不斷的口味調整、製程工藝調整,最終才能確定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産品配方。”陳北星説。在産品實驗室裏,記者看到了一大箱沒有標簽的飲料,上面只是用筆簡單做了記號。陳北星告訴記者,這就是即將發往外地的測試産品。

  不僅如此,早在大批量投産之前,研發部門有一個號稱“虐待室”的存放樣品室。記者特意鑽進這個密閉的空間,感受到如同“桑拿天”一樣的潮濕悶熱。為了觀察茶飲料配方的穩定性,研發人員特意把溫度設定在茶飲料最容易發酵、滋生細菌的區間,以這種近乎“虐待”的方式來考驗飲料是否能夠在夏日高溫等極端環境下長時間保存和遠距離運輸。

  康師傅對於新品上線是非常慎重的,一位研發人員透露,假如每年研發部門提出10個新産品,最後經過市場調查和口味測試,可能只有不到一個能最終上市,而這一個産品的配方也會經歷上百次細微調整。

  與此同時,現有的産品也在日益精進。陳北星表示,包括目前暢銷不衰的冰紅茶、綠茶、冰綠茶,康師傅的茶飲料其實一直在改進和調整之中。譬如消費者飲食習慣發生變化,食物不再那麼油,那麼鹹,我們必須適應並跟上這種變化。現在消費者追求健康低糖,康師傅的茉莉茶就按照含糖量高低分為三個系列,這樣基本上能覆蓋南、北方不同的口味需求。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責編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