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臺灣高速公路收費員抗爭事件落下帷幕,蔡英文以遠通電收、交通部、勞動部“三方買單”的方式,給予947名收費員補償,這是慷民眾之慨的做法。
臺灣高速公路在2013年全面改採自動化的ETC收費(電子收費),一年一聘的人工收費員被裁撤,應聘時被告知日後將實施電子收費,有失業可能。實施電子收費後,當時的國民黨當局最大限度地予以了關照,依法給予這些收費員一筆離職金和慰助金,每人領取24萬元(新台幣,下同)。此外,收費員若接受相關機構(遠通電收等)轉介的工作,可獲保障五年的薪資;若不接受,相關機構便給予收費員五個月的轉職金,每人17萬元。
一些收費員要求更多的補助,也要求當局協助找到喜歡的工作,由於被國民黨當局依理拒絕,因而持續抗爭。蔡英文無視法紀,投其所好,對收費員補助進行加碼,還得意洋洋地説,看到爭議多時的問題有解,心中與收費員一樣開心,能夠解決過去“政府”無法解決的問題,對她而言,就是“政黨轉替的意義”,也是“政府”存在的意義。殊不知,她如此做法或將帶來諸多“後遺症”。
此舉或將助推臺灣民眾向臺灣當局伸手要待遇的風潮。今年6月臺灣華航空服員舉行罷工,提出增加津貼、恢復舊有工時計算方法等七項要求,被當局指派的華航管理層照單全收。而後,涵蓋機師、地勤員、空服員、維修工等員工的華航企業工會也效倣跟進,提出八大訴求也被華航管理層全盤接受。接著,華航子公司華信航空的員工也要求調薪、加假,也被華信接受。後來,臺鐵工會要“勞動部”改善臺鐵員工待遇和增聘人手,“勞動部”也答應了工會提出的三大訴求。顯然,只要堅持抗爭,便可得到好處,由此引發抗爭牟利的蝴蝶效應。
現在,蔡英文不僅答應增加臺灣高速公路收費員的失業補助,連收費員在示威期間的交通費、餐費、刀至精神創傷造成的財務損失也由當局埋單,更加會使臺灣民眾覺得“會吵的小孩有糖吃”,抗爭有利可圖,很有可能滋生抗爭獲利的慾望,甚至採取抗爭行動,以達成自己的利益訴求。這對眼下臺灣風起雲湧、此起彼伏的民眾抗爭運動,必將産生推波助瀾的效應,進一步助推臺灣民眾伸手向當局要求增加待遇的社會風潮。
此舉或將挫傷臺灣相關投資者和勞動者的積極性。蔡英文為了息事寧人,討好抗爭者,對抗爭者提出的利益訴求不分青紅皂白,一味照單全收,讓抗爭者如願以償,卻讓相關投資者和勞動者不滿乃至失望。今年6月,蔡英文面對以華航空服員為主的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起的罷工所提出的七項訴求,包括涉及空服員報到處及工時計算方式、保障休假、假日出勤給付雙倍工資、提高相關津貼等,採取妥協投降的態度,全部予以接受。臺灣當局是華航是最大股東,約佔45%的股份;個人股東佔華航股份大概55%。對抗爭獲利者而言,無疑是高興;但對個投資者來説,這等於無端增加了投資成本,減少了應得收益,投資和交稅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對未獲利的普通民眾而言,自然是覺得當局提高抗爭者的待遇觸及了自身的利益,有些不滿是在所難免,對他們勞功積極性乃至繳納稅收的積極性難免産生挫傷作用。
再説,蔡英文決定採用公款增加947名收費員的補助,還把收費員抗爭的交通費、餐費、精神創傷帶來的經濟損失納入當局的支出,等於是拿納稅人的錢去滿足抗爭者的過高要求,會讓納稅人認為不公平、不合理,不僅會心生對蔡英文施政的不滿情緒,而且會懶得去繳納稅收,甚至做事的勁頭也會隨之降低。
此舉或將降低臺灣當局投資經濟建設乃至民生事業的能力。臺灣當局長期以來實行低稅政策,還動輒減免一些稅收,造成當局稅收有限,舉債過日子。蔡英文在臺灣上臺主政以後,對華航空服員、機師、地勤員、維修工等員工提出的增加補貼等10余項利益利益訴求全盤接受,使用的都是公帑,據華航前總經理張有恒預估,華航因此要花24億元,按當局佔45%的股份計算,少説要付公款10億元新台幣。接著,對高速公路收費員提出的增加相關補助等3項利益要求,也全部埋單,這樣當局除了原先支付給高速公路收費員的2.2億元外,還要再追加5.9億元,這些錢全來自當局的公款。蔡英文采用包山包海、投降式協商方式處理民眾抗爭事件,一味答應抗爭者的利益訴求,用的都是當局財政資金,必然擠佔當局用於搞經濟建設和民生改善的資金,從而降低當局投資經濟建設和民生事件的能力。(台灣網網友:張良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