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些臺灣媒體連篇累牘地鼓噪,蔡英文的520講話己向大陸展現了足夠的善意和彈性,大陸雖然不滿意,但也應該是能忍受的,大陸也應該向蔡英文展現善意。
粗看蔡英文的講話,蔡的一些提法,確實比過去的論述更向中間靠攏,更務實了。但我反覆閱後卻發現這篇看似務實甚至還有些“善意”的文稿,裏面卻是佈滿了陷井,稍不慎一腳踏入的話,兩岸關係就會變質。
一、虛化“一中”,搶奪兩岸關係定位話語權
蔡的講話提到了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提到了尊重“92會談事實”及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和諒解。有的人據此認為,蔡己間接百承認了“一中”,承認了“九二共識"。這未免太天真了。所謂的“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雖隱含“一中”意涵,但這個“一中”與“九二共識”的核心意涵“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嚴格界定了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這個兩岸關係的根本屬性,在這個前提下兩岸才能開展各項交流。如果我們認為蔡講了所謂“中華民國憲法”,講了尊重“92會談”達成的若干共同認知就是“一中”的話,那兩岸將是什麼關係?這不是“兩個中國”,是典型的“兩國論”嗎?可能有人會問,馬英九當局不是也講“一中各表”嗎?這裡馬講的時候都是有前提的,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即在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的前提下,再講“各表”的,與蔡的表述有著原則的區別。筒單地説,馬是先有“一中”再講“各表”,蔡的説法,最多也只是有“各表”無“一中”。我們接受了,也就丟掉了“九二共識”,失去了定位兩岸關係性質的話語權。
二、強化臺灣主體意識,把所謂“中華民國”臺灣化
蔡的講話中,提到“中華民國”5次,“臺灣”41次。通觀全文,蔡凡提到“中華民國”的地方都是無法用“臺灣”替代的,如用“臺灣”置換一下,這篇講話就是“臺獨”宣言了。而蔡講話中41處“臺灣”都是可以置換的。所以,蔡的這篇講話,突出的就是“臺灣主體意識”,字裏行間表達的都是“中華民國”是“臺灣”,她的所謂“中華民國”是虛的,是臺灣化的。我們如要把它想像為“一中”,這能説是蔡的語言把我們幻化了。
三、兩岸關係“國際化”,暗藏“國與國”關係禍心
蔡把兩岸關係置於全文的第四部分“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中來論述的,而且是在講完區域合作、區域發展後才講兩岸關係的。這種排序,首先是刻意降低了兩岸關係重要性,似乎在説大陸只是臺灣在亞太區域中一個關係對象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兩岸關係的重要性、先決性、不可替代性,在這種表述方法中被刻意抹殺掉了。再就是有把兩岸關係國際化之嫌。我們為什麼堅持“九二共識”?就是因為“九二共識”界定了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而蔡把兩岸關係置於區域關係之中,與區域其他國家並列,説穿了就是想把兩岸關係國際化,暗渡兩岸是“國與國”關係,可謂用心良苦。蔡的講話中,類似的疑慮還有很多。所以我感到蔡並沒有給大陸展現什麼善意和彈性。那些被認為是“善意”和彈性的地方,只是蔡屈于兩岸交流的現實、迫於大陸的各種壓力,在文字詞語組織上作了調整,放低了身段,給人産生了一種想像而已。但蔡又充分運用她的法律素養、談判手腕,在講話中設置了許多陷井,甚至暗渡陳倉。蔡只是做到了不挑釁而己,講善意,還差得遠呢。
其實,從當前島內氛圍看,蔡不承認“九二共識”,早就是大家預料中的事,大陸不接受蔡的講話,也是大家早就能想到的事。從民進黨三月份以來在臺灣立法機構及這幾天在行政部門的表現看,民進黨的兩岸關係政策是要和平不要發展。要和平,是因為臺灣沒有對抗大陸、搞“法理臺獨”的本錢,是國際社會不歡迎臺灣在臺海生事,是臺灣需要一個和平環境解決內部問題。民進黨的策略就是不挑釁大陸,不給大陸留下打壓的口實。不發展,就是降低與大陸的連接度的,防止經濟上被大陸裹脅,人心上被大陸統戰。民進黨的辦法就是連接美日,重啟新南向政策,減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在周邊關係上,投靠美日,妄圖挾美日以制大陸。在臺灣內部,通過“去中國化”教育,搞文化“臺獨”,一步步把臺灣與大陸連接剪斷,把所謂“中華民國”掏空,把青年培養成“天然獨”,水到渠成就可“法理臺獨”了。
我們應該睜大眼睛,緊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一舉一動,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不要被“不挑釁”的柔軟身段所迷惑,堅持“九二共識”不動搖,監督民進黨當局做好兩岸關係必答題。(台灣網特約作者:且十)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