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舉辦的第四屆大江論壇上,參會者紛紛表示兩岸推進融合發展,定能夠為兩岸關係注入新動能。尤其是參會的臺灣青年更是希望借此深入了解大陸,更快更多地融入大陸。
雖然當前兩岸關係面臨嚴峻形勢,蔡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和隔斷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康莊大道破浪前行。反倒是更加激起了兩岸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降低臺灣與大陸的經貿聯結違背民意。蔡當局試圖繞過大陸走向世界,並期待用“新南向”實現臺灣經濟“突圍”。可是,這種完全做法不僅不符合島內經濟發展規律,還將使臺灣經濟減速邊緣化危機。特別是廣大臺灣同胞希望搭乘大陸的經濟快車,實現臺灣經濟轉型與復蘇。可是這種民意,蔡當局既不聞不顧,又不改不棄,在違背民意的道路上執迷不悟,越行越遠。
隔斷臺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背棄民願。蔡當局一味搞“去中國化”,變本加厲推動“文化臺獨”,目的就是降低臺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結,並在煽動民意的道路上,用偽裝掩蓋謊言,以蠱惑逃避民願。比如近期刪減臺灣課綱中的文言文比例,既是數典忘祖的“漢奸”所謂,又是禍害臺灣的“強盜”所為,言可恥心可誅。
阻礙臺灣與大陸的情感認同背馳民盼。蔡當局上任之初曾宣誓要“維持兩岸現狀”,但是所作所為與這種政治表態背道而馳,不斷打著所謂“民意”的幌子,去孫(孫中山)化、去蔣(蔣介石)化、去孔(孔子)化,在形式形態的思維中處處上演“苦情戲”、“悲情劇”,企圖將“中國”改“東亞”,隔斷臺灣與中華文化的歷史連接,阻斷臺灣與大陸的情感認同。但是,這種與民盼背道而馳的言行,臺灣民眾自有公斷,更不會改變自己的中國心。
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既可以強力助推兩岸向前,又可以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特別是隨著大陸在就創業、工作、學習出臺的一系列便利舉措,讓廣大臺灣同胞既感受到了大陸的善意和誠心,又激發了投身大陸的動力和熱情。顯然,融合發展勢必將匯聚起兩岸和平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首先是讓兩岸經濟聯結更緊密。兩岸一家親,是一家人的命運共同體。臺灣只有借助大陸才能實現島內經濟復蘇和突圍,更會讓臺灣經濟找回源動力和活水。據統計,兩岸開啟交流30年來,兩岸貿易額近2000億美元、臺商對大陸投資累計超過650億美元的規模。近期國務院印發的《關於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更是從五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外商投資的政策措施,這對臺商和臺資企業也是一大利好。大陸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讓臺灣同胞從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大陸將是臺灣賺取利益、謀求發展的熱土。可見,兩岸經濟聯結將會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驅動下,經濟聯結將變得更緊密,利益交融將變得更廣泛。
其次是讓兩岸文化紐帶更牢固。兩岸同胞之間的文化聯結是任何勢力、任何政黨、任何組織都改變不了,割捨不斷的。雖然蔡當局明裏暗裏的利用“去中國化”謀求“文化臺獨”,但是這終會讓臺灣同胞在警惕之中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認知。島內民調就顯示,88%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84.6%認同自己生活的習慣和風俗屬於中華文化,54%不支援蔡英文當局推動“去中國化”政策。兩岸融合發展更是在這種民意和民盼下,深入民心、契合民意的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民俗文化、宗親交流、祭祖拜祖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更是讓臺灣同胞在傳承和發揚、繼承和延續中華文化中敢擔當有作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從身體力行到入腦入心都在鍥而不捨中堅守堅持。
再就是讓兩岸交流交往更熱絡。蔡當局在試圖“對抗大陸”中,煽動民意對抗,製造仇恨誤解,對登陸的臺灣公務人員、退役將領、民間組織等橫加阻擋,祭出行政嚴管的手段來隔斷兩岸之間的交流交往,並對大陸對臺灣“不友善”的個人和團體嚴格審查,限制交流,這種違背歷史潮流,逆流而動的言行,臺灣同胞以抗議和反對給予聲討,在享受和平紅利、希望兩岸和平的追求中越挫越勇。正在舉辦的第十五屆贛臺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臺灣嘉賓有500多人,40%是新面孔、新朋友共簽約79個臺資入贛項目,投資總額達40.6億美元。這足以説明兩岸間的交流交往,是阻擋不住的。
最後是讓兩岸情感認同更自然。的確,在臺灣當局“被滲透”、“被策反”、“被統戰”的蠱惑下,讓一些臺灣同胞對大陸有所誤解誤判,從“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到“大陸沒有珍珠奶茶”,我們就可以發現臺灣對大陸的宣傳不僅僅是“妖魔化”,更是停留在“過去式”。但是隨著兩岸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入推動和深化發展,臺灣同胞對大陸的認知、了解、感觸再增強增多,兩岸同胞的情感認同也在不斷的再增進增高,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種的天然情感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提高了臺灣與大陸的情感系數,兩岸一家親、一家人的血脈聯結在兩岸融合發展中提升了臺灣與大陸的血脈親情。
相信兩岸融合發展匯聚起兩岸和平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定能驅散兩岸和平的“黑雲”,衝破兩岸發展的“阻力”,掃除兩岸前行的“霧霾”讓兩岸同胞的心聯結得更緊,情發展得更濃。(台灣網網友:賈永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