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諸葛東路一家名為“地上天膳 密齋”的餐廳,是一家純公益素食餐廳,專門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免費素食。自開業一個多月以來,已接待萬餘人用餐,每日提供午晚兩餐,菜品豐富,色香俱全,深受當地老人家的喜愛。(1月3日《春城晚報》)
讓老年人免費用餐,為老年人提供交流場所,玉溪市的這家餐廳不僅有特色,而且真的是溫馨又溫暖。
開業一個多月以來,已經接待萬餘人用餐,對於一家公益餐廳而言,這就是濃濃愛心的累積。老人們吃到的是可口的飯菜,感受到的卻是社會的關懷。
人人都説好,是對“愛心餐廳”的點讚,更是對愛心行為的褒揚。筆者也感動於“愛心餐廳”的出現,但是對於“愛心餐廳”的前路,筆者卻不是那麼樂觀,甚至還要潑一盆冷水。並非筆者吹毛求疵,更絕無貶損愛心行為的惡意,只是覺得這盆及時的冷水,或許可以讓“愛心餐廳”更好地前行。
筆者以為,“愛心餐廳”面臨的最重大的問題,其實就是“活下去”的問題,只有“活下去”才能更好地做慈善。可是,“活下去”是不易的。“愛心餐廳”不是玉溪市的首創,而是在很多城市都有分佈,可是最終大多數“愛心餐廳”都只是曇花一現,真正長久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
以上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實例為證。深圳市龍華區的公益自助餐館“珍膳緣素食館”,在堅持了四年之後,最終因為房租漲價無疾而終;陜西的一家飯店為環衛工人、公交司機提供免費早餐,結果方圓幾十里的老人每天坐公交車來吃免費餐,飯店最終因無力承擔只能取消了免費早餐……這些沒有“善終”的事例都證明,如果“愛心餐廳”連存活都成為問題,那麼善意的免費愛心餐也是難以長久的。
報道中玉溪市的這家“愛心餐廳”,目前主要靠發起人堪布密輪達吉自己捐助,偶爾也有些愛心人士幫扶。儘管堪布密輪達吉信心滿滿,可是餐廳畢竟才開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時間再久一點,如果來的人再多一點,餐廳到底能不能撐下去、到底能夠撐多久,還真的就是一個問題,畢竟每天的投入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愛心餐廳”不能只靠熱情去支撐,而是需要建立長久運作的機制。接受愛心捐贈,且保持賬目的公開透明;吸納更多志願者參與其中,盡可能降低運營成本;政府拿出一定數量的備用資金,在“愛心餐廳”資金出現短缺時予以救急……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疊加,“愛心餐廳”才不會半途而廢,愛心善行才會在城市中不斷累積。
弱勢群體最需要關懷,而“愛心餐廳”就是一座善行的驛站,讓“愛心餐廳”生存下來,愛心善意才能傳遞開來、繼續下去。一起來“愛心餐廳”,確保“愛心餐廳”能夠“活下去”,城市裏就總有一份溫暖和正能量!(台灣網網友:高永維)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