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旋律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熱播,不少人關注的焦點都在於劇中貪官們的角力、驚人的貪腐場景、對現實的反映、演員們精湛的演技等等。實際上,這部劇的意義遠不止于反腐。
Part 1.整部劇近40位戲骨總片酬4800萬 不及當紅偶像的個人片酬
眼下的國劇市場盛行一股“明星風”,在製片方眼中,一部電視劇成功的關鍵不再是精良的製作、優秀的劇本甚至也不是演員的表現力,而是請到一位人氣火爆、有強大粉絲號召力的當紅偶像。
近些年很多影視劇的資金投入都極不合理,往往是當紅演員拿了大頭,這樣一來留給後期製作、現場布景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錢就可想而知了。如此就催生了飽受網友詬病的“五毛特效”、“摳圖劇”、“神劇情”等“腦殘劇”。與之相對應,很多時候往往是演員拿了鉅額片酬,卻未能很好地詮釋角色,招致大片吐槽。
曾經有網友評論道,國外愛豆和演員涇渭分明,而我們國家只有“明星”這一職業。深以為然。一個明星既唱歌又主持還去演戲,多棲發展本是好事,但如果只是單純為了賺錢和提高知名度而顧此失彼,那麼到最後極有可能變成了“四不像”。
《人民的名義》全劇皆啟用戲骨,演員被劇本吸引,片酬均給了“友情價”。有記者問導演李路為什麼不用小鮮肉,李路笑答,“你不看看我兜裏有幾個銀子呀”。
Part 2.劇本為原創製作 體現編劇深厚功力
從2015年到現在,IP劇愈來愈火,縱觀整個電視劇市場,很難再看到原創劇本的身影,網友不禁生發感慨,“中國的編劇都去哪兒了”。
近幾年火爆的大劇也基本都貼上了“大IP”的標簽。為何大家都熱衷於將小説改編成電視劇?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這些小説具有一定的讀者基礎,故事情節基本得到觀眾認可,一旦拍成電視劇,首先圈了一部分書粉來觀看,這就有了一定的收視保證,投資方就不難撈回成本。在執行過程中,這些IP劇大都形成了一個套路:電視劇一播出,會有原著粉和劇粉互掐,還會有吐槽小説抄襲的謾罵之聲。但無論如何,這部劇還是會收穫大量的話題度和熱度。
這些小説大都是網路小説,本就難登文學的大雅之堂,更何況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很多網路小説經常是一會兒抄抄這句臺詞,一會兒“借鑒”一下那個橋段。前不久《錦繡未央》作者被十幾位作家聯名上訴抄襲便是鮮活的例子。
同樣是小説改編,《人民的名義》改編自專注于政治領域的周梅森作家的同名反腐小説,由他親自操刀編劇,與抄襲成風的言情小説自是不可相提並論。該劇對人性的刻畫,逼真的臺詞,對場景的講究,都體現了作家深厚的編劇功力和導演的用心。
Part 3.劇本貼近現實 劇情合理
觀眾對《人民的名義》中部分場面都感到質疑,現實中難道真有如此可怕的貪腐場景?李路導演就指出,現實比這還魔幻,大量貪官創造的反面事跡作家根本都想像不到。
這部劇的很多案例都是據真人真事改編而來。部分粗製濫造毫不講究邏輯的國劇製作方應該好好學習一下這種尊重現實、有理有據的原則。
Part 4.題材新穎 製作精良
如今年輕人看的劇大都被仙俠劇玄幻劇攻略了,《人民的名義》能深受年輕觀眾喜愛出乎很多人意料。其實,不一定主旋律的劇年輕人就一定看不下去,大家看劇的動力畢竟還是源於電視劇的吸引力。近兩年火爆網路的外國劇如《Signal》《紙牌屋》《唐頓莊園》《太陽的後裔》《鬼怪》,都是勝在了題材新鮮+場景生動。像《人民》這樣消寂了十幾年的反腐劇橫空出世,自然是賺足了眼球,再加上製作精良,獲得年輕人追捧其實是情理之中。
《人民的名義》還值得一提的是,演員聲音為現場收音,而不是像如今很多國劇一樣採用後期配音。身為演員,道出臺詞本是基本功,而相當一部分製作人圖省事都會採用後期配音,配音演員也總是那幾個,如邊江季冠霖組合,導致觀眾審美疲勞。
近年來,正午陽光作為國劇製作界的一股清流深受觀眾信任就體現了用心製作才能成就好劇這一事實。
《人民的名義》對國劇的啟發首先就是不隨波逐流,不要一有仙俠劇火了就一擁而上都去做仙俠劇,創新題材是改變的第一步。其次是對演員的遴選,不要只看人氣不看演技,要啟用真正適合該劇的演員。再有就是合理分配薪酬,電視劇製作一定要反覆揣度,用心打磨。
正如股票市場觸底反彈的規律,也如前些年大家痛罵山寨催生出越來越多我們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産品一樣,眾多人對不合理現象的吐槽會催生好劇的不斷冒泡。《人民的名義》已經為國劇未來勾勒了美好藍圖,相信國劇最終也會走上製作精良、演員演技線上的康莊大道。(台灣網網友:趙志慧)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