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隱私快遞單:保護個人資訊遠不止此

2017年03月28日 15:0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隨著電子商務的繁榮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消費。但是快遞包裝上赫然印著個人姓名、地址、聯繫電話的面單卻成了洩露個人資訊的重大隱患。不少消費者對個人隱私並不上心,收了快遞之後大大咧咧地就把快遞單扔到一邊。雖然也有一些具有隱私保護意識的消費者會用塗抹重要資訊、用花露水淡化字跡或者撕毀快遞單的方法,試圖避免隱私“公之於眾”,但快遞在長距離的運輸途中層層經手,很容易造成資訊泄漏。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消費者可能面臨個人權益被侵害的危險。

  日前,菜鳥網路正在聯合中國物流企業,逐步淘汰印有消費者隱私資訊的傳統快遞單,啟用更安全的隱私快遞單。這種快遞單上的名字和電話不會暴露,而是被*字符代替。只有快遞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自主研發的行者App聯繫到收件用戶,其他人將很難從快遞單上獲取消費者的個人資訊。

  隱私快遞單的出現,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但這一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國社會的隱私危機。曾有美國媒體報道説中國人隱私保護意識淡薄,僅涉及錢才重視。為什麼會這説呢?東方人一貫強調公權力。在當今中國社會,人們對集體仍有很強的歸屬感。在群體取向的影響下,中國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會和國家利益為重,主張個人服從集體,崇尚“大公無私”等。這種群體主義傾向造成了個人競爭意識的缺乏。追溯隱私的概念在中國的歷史,直到20世紀這種獨處權的概念才來到中國,而且即使是在那時,擁擠的住所、數代同堂的家庭,以及主張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觀念,意味著隱私只是極少數中國人能夠享受的奢侈品。

  在網際網路行業飛速發展的現在,人人被數字化、符號化,我們的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社交軟體的賬號、手機號碼等,就是身份資訊的全部。對個人隱私不設防,無異於裸奔。垃圾短信、網路詐騙、人肉搜索、資料被盜……這些隱私危機讓人觸目驚心。

  隱私快遞單這一技術的出現,值得我們感到欣喜。這是企業尊重個人隱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儘管這是一部分企業的自主選擇,應該被儘快推廣為行業標準。但應對隱私危機這遠遠不夠,歸根到底,相關法律的缺失是最大的隱患,亟待出臺相關法律給個人資訊強有力的法律保護。而對於個人而言,保護隱私應從增強意識,提高警惕做起。(台灣網網友:溫玉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