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無論在競選期間還是5.20講話中,一直都聲稱要根據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來進行兩岸交流,來繼續推進臺灣的民主制度。可見蔡英文一直以來也以“民意”為自豪。但是民眾過度參與終會削弱代議制政府的功能。近日,蔡英文就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民意”的挾制。
前段時間因醉酒駕車的駐新代表江春男在接受罰款緩刑之後,被強大的臺灣民意反抗,不得不辭職。最近,將要遞補民進黨不分區“立委”的郭正亮因於今年2月酒駕被抓,目前仍在緩刑期。臺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17日中午到民主進步黨中央抗議,協會不僅呼籲要求民進黨對酒駕零容忍,同時也警告蔡英文要遵從“民意”,聲稱“民意”不可違,亦即要求即將遞補“立法委員”的郭正亮辭職;民進黨副秘書長李俊毅不得不説蔡英文會有所處置,不會讓大家失望。面對民粹泛化的臺灣,蔡英文無疑因她所宣揚的“民意”而作繭自縛。
民眾過度政治參與,削弱代議制政府的功能。在實行民主制度的臺灣,民眾參與固然是政治發展的合法性部分,然而,過度的政治參與勢必影響代議制政府的功能。
在全球性文化擴散的情況下,網路為擴散提供了最快、最新的綠色通道,政治人物的一絲一毫的動作瑕疵總會被大眾無限放大。江春男、郭正亮的酒駕行為固然違反了法律、違反了道德模範的作用,但是民眾的反應未免有些過度憤怒,因一時的酒駕行為而否定整個政治人物的道德品行、專業素養未免過度非理性。
另外,代議制政府本是經過合法的競爭式選舉建立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民意進行人事佈局的決策,在考察人事專業素養的同時固然深知待考察人事的其他素養。如果任何人事佈局都需在民眾的參與下實行,那麼政治人物的決策能力體現在何處?不是所有的民眾都經過理性思考來評價政治人物,不是所有的民眾都具有判別專業素養的能力,所以,過度的民眾參與勢必影響政策的決定。
民粹泛化消耗社會精力。臺灣的民主雖然在經濟上實現了後工業時代的資本主義,在政治上實現了所謂的自由民主,然而在文化上仍然不具備民主的條件,即臺灣仍然處於一種非均質的文化環境下,大多數的民粹式參與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否決而否決。但是這樣的文化只會加速消耗臺灣的社會精力,加速臺灣的經濟衰落,依然不能解決最根本的民生問題,因民粹只會加速瓦解政治人物合法存在的基礎,也會讓越來越多的政治人物不敢參與政策的制定,最終只會拖延解決問題的進度,臺灣發展的進度。
民主社會需要的是合理的治理,實現大多數人幸福。然而,目前蔡英文卻被自己所宣揚的“民意”所束縛。未來蔡英文若想一方面討好“民意”,一方面實現臺灣社會真正的“民主”,那就需要她在進行決策的時候既考慮“民意”的反應又考慮待選政治人物的個人素養,儘量兼顧個人專業素養和公眾形象但切不能被所謂的“民意”所主導,這樣不但削弱統治者的決策能力也會消耗臺灣的社會精力。儘管大眾參與的過程是政治發展的合法性部分,但它同時也充滿或陷於無聊感情主義或淪為墮落的煽動的危險,而這兩種危險都有可能使一個社會的精力消耗殆盡。問題無疑是向來就有的,即平衡大眾感情和公共秩序,這是民主政治的根本問題。(台灣網網友:楊廣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