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奏快、壓力大的現代社會,人們的健康意識與日俱增,但很多人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家人、朋友、同事一旦突遇疾病,能否在最短時間、以最快速度進行必要的急救輔助,至關重要。相比發達國家50%左右的家庭急救知識普及率,我國的普及率僅為1%。不時發生的悲劇警示我們:急救應成為國民教育必修課。今天起,本版推出“大家談”系列,聚焦急救教育,推動“健康中國”穩步前行。
下期,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培訓等手段,增進急救技能。來稿請寄:rmrbpl@163.com,或傳真至(010)65368684。
——編 者
從生活積累急救知識
謝珍珍
日常生活中的危險隨處可見,急救關乎每個人的生命安全。急救知識也並非醫護人員的“專利”,是普通人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的“法寶”,都應掌握。
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我經歷過各種搶救。事實也證明,能否在第一時間給病患正確的急救,往往對後續搶救産生全然不同的影響。
曾有一名男子在一次車禍中受傷嚴重,腹部多發傷並伴有開放性氣胸,情況緊急,隨時有生命危險。一名路人在急救車未到之前,及時有效地封閉胸壁傷口,同時將男子裸露在外的臟器置於清潔的塑膠袋內,而不是直接將其還納回腹腔,大大減少了腹腔感染的幾率,為病人贏得了生的希望。
而另一次急救讓人感到惋惜。一位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突發噴射性嘔吐,繼而昏迷,家屬驚慌並劇烈搖晃患者。當我們趕到時,病人已停止呼吸,直接死因是窒息。家屬的劇烈搖晃使突發腦溢血的病人顱內出血加劇,顱內壓增高導致嘔吐,因無法排出而造成窒息死亡。如果病人昏迷後,第一時間讓其去枕平臥,及時清理嘔吐物;用冰袋或冷毛巾置於患者前額,幫助止血和降低顱壓;如果在患者呼吸、脈搏停止後,早于醫生實施心肺復蘇……掌握了這些急救知識,換一種處置方式,也許就不會出現悲劇。
生命沒有“如果”,錯過了就是悔恨。急救知識也不難,就在一個個小舉動裏,諸如溺水、煤氣中毒、骨折、腦出血等狀況,只要多留意、多學習、多積累,就能掌握基本要領。只有每個人認識到急救的重要性,把學習急救知識當作無法推卸的社會責任,不幸才能少些、生命保障才會多些。
(作者為解放軍總醫院普通外科護師)
急救傳播也要融合創新
王龍嘯
不久前,武漢一位市民突發疾病,妻子在120接線員的電話指導下進行急救,引發無數網友點讚和傳播。然而,“學習急救知識,關乎生命健康”是共識,但“關注就像一陣風”的現象也常見。為何推送急救知識難吸引受眾關注?急救傳播為何很難“10萬+”?新媒體時代,即便是有用的急救知識也需要增強用戶“黏性”。
正如一位醫學院朋友所言,接線員鎮定的指導、爭分奪秒的節奏、緊張的氣氛是工作常態,人們被視頻語音深深觸動,因為被置於場景中。其實,傳播急救知識離不開“設身處地”,也離不開“場景外延”。換言之,急救知識的傳播方式可以更多元、更開放、更場景化、更符合受眾的需求,少一點嚴肅説教、多一點趣味吸引。
最近,朋友圈紛紛轉載的《CPR(心肺復蘇)居然這麼簡單又這麼重要》一文,就是急救傳播新型化的樣本。施救者與“死神”兩種角色漫畫式的對白介紹、有趣的語言風格,讓心肺復蘇這一嚴肅話題變得輕鬆活潑,也讓人命關天的急救知識在傳播上更高效。只要轉換思維、融合創新,讓公眾主動關注並學習急救知識並非難事。
急救知識的傳播普及程度不僅關係到每一個家庭的幸福,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標準。無論是政府政策引導,還是學校把急救教育納入課堂,抑或是紅十字會與志願者組織開展培訓合作,其中的“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真正擁抱用戶、擁抱趣味、主動創新,才能有趣、高效地把急救知識推送給每一個人。
(作者為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06日 05 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