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文娛辣嘴

新華網評:網紅低俗炒作下的“娛樂至死”

2016年08月30日 14:29:3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關注網紅”系列評論之一

  年 巍

  “長大了,你想做什麼?”我們小時候幾乎都被問過這樣的問題。當科學家、當老師、當作家、當醫生……五花八門的回答,既包含著我們對未來職業的理想,也承載著家長望子成龍的期待。如今,如果聽到有些小孩兒的夢想是當網紅,你會細思恐極嗎?

  出名要趁早,這句話大概道出了大多數人的普遍心態。平凡的普通人通過自身刻苦的努力,並借助網路傳播力量成為網紅,最終上演草根逆襲,這當然值得鼓勵。但不知不覺間,網紅已經有點變味了。一些網紅或是靠秀顏值、秀身材,或是憑搞怪的行為、推手的操縱,而真正依靠能力與才華獲得認可的網紅屈指可數。

  近幾年隨著網際網路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以及自媒體迅速發展,通過低俗炒作出名的網紅越來越多,樣式“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辦不到”。有的網紅在銀行門前拍攝大尺度照片,以“炫底褲”的惡俗方式霸屏,有的網紅在地鐵車廂內擺桌吃喝,並用地鐵扶手橫樑晾衣服,還有人為當網紅而砸警車,一些網路女主播以惡俗色情表演來吸引粉絲……

  現在還有一些公司在做網紅孵化器,幫助網紅打通上游設計生産,下游推廣銷售等各個環節,甚至還能充當經紀公司的角色,從零培養一名網紅,創造出一條“保姆+經紀人+供應鏈”的模式。應該説,在職業選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網紅”作為其中一種無可厚非,但目前的問題是有職業道德、能傳遞社會正確價值觀的網紅極度缺乏。

  揚名立萬之心,古已有之,並不是什麼稀罕事。但今昔相比,不同之處在於,如果説過去的人想出名,憑的還是令人嘆服的好風骨和真本事,揚的是“美名”,而今有些網紅以“搏出位”或“秀下限”而出名,出的是“惡名”、“臭名”。過去,“臭名昭著”還是個徹頭徹尾的貶義詞,現如今在一些人心裏卻成了香餑餑。

  如今,只要出了名,不管“美名”還是“惡名”、“臭名”,都會有利益不請自來。有句話説得好,低級之所以有市場,跟高級缺乏有關;無節操之所以能走紅,跟節操的供給太少有關。究竟是誰為“惡名”、“臭名”之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機會?是什麼讓一些網紅擁有如此高的身價?是誰在“審醜”文化的滋長過程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這些現象的背後是一些人社會心理、道德邏輯、文化操守等基本底線的失守和淪陷。《娛樂至死》中寫道,赫胥黎擔心的是人們在汪洋如海的資訊中日益變得被動和自私,真理被淹沒在無聊繁瑣的世事中,我們的文化成為充滿感官刺激、慾望和無規則遊戲的庸俗文化。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思考。

  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毋庸置疑,文化底氣不需要一小撮靠惡俗炒作來博取眼球的網紅支撐,那不是孩子們的理想,也不是我們的文化主流,更不能成為我們國家文化前行的動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