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青春題材電影容易得多,投資不高,還有無數網路“青春文學”大作可提供素材及品牌,也難怪投資者趨之若鶩。其實這一現象和美國近年來的青少年暢銷小説銀幕化頗有些相似之處。
電影版《匆匆那年》上映了,據説之前的各項網路大數據非常樂觀和牛掰,開畫首日的5470萬也印證了這點。但還是有些好事者在看過了電影本身後,有些不祥的感受。這裡我們不談魏晨廣告范兒的演技,不説男主比女主更大的罩杯,也先把《匆匆那年》和《致青春》之間到底隔了多少個《同桌的你》這個問題放在一邊,我們只説説青春這個題材。
從2011年的《失戀33天》大熱開始,到2012年的《泰囧》火爆;再到2013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大賣;2014年《同桌的你》在並不被看好的前景下以小博大問鼎五一檔期;《心花路放》躋身內地票房前三……內地觀眾的某種需求一目了然:對於和切身相關的話題更感興趣,對於講述和自己經歷有共鳴點的電影更有熱情,即使作品並不成熟、完美,也不影響他們觀看和談論的興趣。
這一需求姑且先被籠統地稱之為“本土審美需求”,在這一需求中,校園青春懷舊題材無疑是其中看似最容易複製的類型。於是有了從《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匆匆那年》的一條龍,有了已經拍攝完成的《左耳》和即將開機的《何以笙簫默》,有了想延續“同桌”好運氣的《梔子花開》……
這一類型與高投入高産出的《大鬧天宮》式成功和《爸爸去哪兒大電影》式成功相比,前者風險太高,後者“天災人禍”般可遇不可求。而校園青春題材電影則容易得多,投資不高,還有無數網路“青春文學”大作可提供素材及品牌,也難怪投資者趨之若鶩。其實這一現象和美國近年來的青少年暢銷小説銀幕化頗有些相似之處。
在《暮色》系列取得了“史詩般”的成功後,帶有濃厚架空色彩的青少年暢銷小説《饑餓遊戲》系列、《波西 傑克遜》系列、《安德的遊戲》、《美麗生靈》、《宿主》、《聖杯神器:骸骨之城》、《分歧者》和《迷宮行者》等作品被接連搬上銀幕。其中,只有《饑餓遊戲》取得了大成功,少數幾部不過不失,大多數則以撲街告終。而決定它們生死的唯一準則就是:電影本身的好壞。也就是説,即使是消費觀比較盲目的青少年受眾,在一次又一次的洗禮過後,最終還是讓這些産品遵從了市場最原始的優勝劣汰原理。
當下中國觀眾觀影的理性程度估計還不夠。如果説《同桌的你》最大問題是生硬的懷舊和煽情,但它至少還打動某些人的神經,而且故事線邏輯完整。而《匆匆那年》講了一對作男作女不作死就不會死的故事,邏輯君從頭至尾走失,或許拍成小眾文藝片不算大問題,但硬是讓它肩負著一代人青春記憶的重任,還想讓我們感動,很抱歉,臣妾真的做不到。
在“沒有一毫米共鳴”這個巨大的硬傷面前,其他問題不再重要,畢竟當下內地電影市場,邏輯或故事全無也能大賣的電影並不少見。作為一部打青春懷舊牌的電影,沒有共鳴意味著什麼?不要告訴我,硬塞入一些安西教練、還珠格格這樣的碎片式老梗就能讓我們想起青春!
《致青春》7.26億元,《同桌的你》4.56億元,如果《匆匆那年》取得高票房(因為檔期和行銷的勝利),也不能抹殺此類電影的商業價值已經妥妥地處於下行通道這個事實。奉勸後繼者,要麼入市需謹慎,要麼真有金剛鑽在手,再下行的通道咱也能榨出剩餘價值。畢竟,一次兩次也就差不多了,誰的青春也經不起三番五次地念叨啊。(曼奇尼 影評人)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