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點:
■ 實踐證明,建設社會主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離開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會喪失主心骨,就會偏離正確方向,就會一事無成。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乃至整個國家生活中的這種領導核心地位,決定了黨必須對軍隊實施堅強有力的領導。
■ 人類社會是在生産力與生産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中向前發展的。作為社會上層建築的重要組成,政治決定軍事、軍事服從政治、軍權服從政權,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這一規律要求,一個國家的軍隊、警察等國家機器的強力工具,必須為這個國家的政治穩定和政權鞏固服務,必須由掌握這個國家政權的階級和政黨掌控。
■ 事實上,我們黨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通過黨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下的集體領導實現對軍隊領導的民主化,使軍隊真正成為人民的軍隊、社會主義國家的軍隊,把軍權由個人或少數人掌控徹底轉變為由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先進政黨掌控。
■ 正如習主席深刻指出的:“只要中國共産黨掌握著軍隊,只要軍隊不變質,他們想在我國搞‘和平演變’只能是癡心妄想。我們只要牢牢堅持黨指揮槍,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否則,軍權一旦失控,黨所掌握的政權就有可能被敵對勢力所掠奪、所顛覆,黨領導人民用槍桿子奪得的政權就有可能隨同槍桿子一起喪失。
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我軍建軍、立軍和強軍之根本,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習近平主席強調,要“著力提高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能力”。如何正確認識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個根本原則?如何貫徹落實習主席的指示要求?只有站在“三大規律”的高度,深刻闡明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理論根據,深刻揭示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科學真理性和歷史必然性,才能提高官兵堅持這一根本原則和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才能從根本上樹立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的絕對自信。
一、黨對軍隊絕對領導是共産黨執政規律的必然要求
共産黨執政遵循人類社會共同的政黨執政規律,即執政必須執軍規律。在君主政治時代,“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軍權高度集中于君王。近代以來,隨著君主政治向政黨政治演變,政黨成為國家政治生活的核心,行使領導和管理國家的權力。軍隊作為階級實現自身利益、政黨實現政治任務的工具,必然由政黨掌控,也只有在政黨的領導和掌控下,軍隊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執政者如果不能有效掌握軍隊這個暴力工具,執政地位就難以保證;軍隊脫離執政者領導,就不再是執政者所掌握的國家政權的一部分,必然成為現存國家政權的異己力量、破壞力量。歷史和現實表明,政權與軍權緊密相關,執政必執軍,是社會政治上層建築運作和發展的普遍規律。
共産黨執政遵循無産階級專政的“首要條件就是無産階級的大軍”規律。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教訓時深刻指出,“無産階級專政,其首要條件就是無産階級的大軍。工人階級必須在戰場上贏得自身解放的權利。”由於共産主義事業在世界上還屬相對弱小的新生事物,長期以來,中國共産黨執政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內外環境,特別是西方敵對勢力在政治上推行西化、分化的“和平演變”戰略;在文化上搞價值觀侵略、意識形態滲透;在經濟上對我進行遏制;在軍事上進行圍堵、威懾等。在這種複雜險峻的環境下,中國共産黨要鞏固執政地位,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除了保持自身的先進性、純潔性和依靠人民群眾的擁護支援外,還必須擁有一支黨所絕對領導的強大軍隊,作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正如習主席深刻指出的:“只要中國共産黨掌握著軍隊,只要軍隊不變質,他們想在我國搞‘和平演變’只能是癡心妄想。我們只要牢牢堅持黨指揮槍,就能‘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否則,軍權一旦失控,黨所掌握的政權就有可能被敵對勢力所掠奪、所顛覆,黨領導人民用槍桿子奪得的政權就有可能隨同槍桿子一起喪失。
共産黨執政遵循建軍、領軍相統一規律。軍隊是階級、政黨執行政治任務、完成政治使命的特殊工具。軍隊的政治性決定了軍隊歸屬的唯一性,即由哪個階級創建的軍隊就由哪個階級掌控,由哪個政治集團組織的軍隊就由哪個政治集團領導。所謂“全民的軍隊”“政治上中立的軍隊”,在世界上是從來沒有的。現在西方國家軍隊的領導體制、領導方式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變化,但無論怎樣變化,其本質上都始終是在其軍隊的創建者——資産階級的掌控之下。西方政壇上,資産階級政黨雖然輪流交替,但這一本質卻從未改變。我軍是中國共産黨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使命親手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黨締造了這支軍隊,就必然擁有對這支軍隊的絕對領導權,而且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這一權力。殷鑒不遠,蘇聯共産黨之所以喪失政權,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是放棄了對自己所締造軍隊的領導權,使過去忠誠于自己的軍隊成為異己力量。這是違背建軍、領軍相統一規律必然上演的悲劇。要防止這一悲劇在中國重演,就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制度不動搖,確保部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