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9月7日報道,原題:美國應使中國成為太空合作夥伴
不久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官員非正式訪問北京同行時,是秘密抵達的,未發佈新聞,在被記者問及時起初都不願承認有過會談。這次私下會談的話題是什麼?雙方希望就氣候衛星進行合作。
事實上,這樣做可能是非法的。2011年以後,美國國會禁止NASA與中國進行幾乎任何接觸。禁止合作罕有明智的,此事尤為短視:(中美)太空合作的潛在好處從來沒像如今這麼大。
國會以外,要求兩國合作的呼聲眾多:官員、學者、分析家、科學家和宇航員都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冷戰時期的太空研究模式——少數互相對立的軍隊獨自研究,把發現當成機密——早已過時。如今,太空是個3300億美元的産業,雇用的相關人數可能有百萬。從銀行、保險公司到卡車司機和農民,越來越多行業依靠乙太空為基礎的設備。越來越多國家參與,供應鏈遍及全球,企業家們已侵蝕了傳統的軍方壟斷。
新發明創造也帶來挑戰。隨著太空軌道越發擁擠,各國有必要管理太空交通,解決無線電頻率糾紛、控制太空垃圾等等。簡言之,太空需要新規則。現有條約和慣例産生於冷戰時期,已不足以適應微衛星時代。如今需要新的框架制度,軍方也必須參與合作。
美中作為太空強國,應該在形成新的全球規則方面發揮帶頭作用。但若雙方不能共事,要做到這點會很難。繼續會談是明智之舉。美中科學家之間分享數據將有助於建立信任和避免重復勞動。其他協作或許可通過盟友進行,以避免與美國目前的法律衝突。
但最終,美國國會有必要行動。擔心間諜活動可以理解,不過,美俄在諸多世界事務上彼此猜疑很重,卻進行有成效太空合作幾十年了。這種謹慎樂觀精神也應指引美中關係。
中國是發明火箭的國家,美國是首次登上月球的國家,兩國太空合作空間巨大。美中可以幫助確立新的太空秩序。在商業和發現新時代,雙方都將受益良多。(陳俊安譯)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