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軍事瞭望

大國搶佔軍事戰略制高點 南海問題美國走向前臺

2016年01月11日 15:15:00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2015年,傳統地緣政治加速回歸,大國軍事博弈愈演愈烈,美俄角力從東歐延伸到中東。美國“亞太再平衡”再添動力,鞏固和強化亞太軍事同盟體系。展望2016年,大國軍事博弈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但鬥而不破、競合併存的局面仍將繼續。

  其一,著眼未來大國對抗,搶佔太空、網路領域制高點。美國2015年國家軍事戰略提出,美國軍事優勢逐步被侵蝕,輕鬆取勝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未來作戰形態將向大國衝突回歸。因此,2016年美國國防預算格外重視應對未來威脅,特別是對其軍事投送能力的威脅。美國實施第三次“抵消戰略”,重點推進“國防創新倡議”,發展和部署突破性技術和系統,構建全球偵打體系。其中在體系對抗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天、網成為投入重點。太空方面,美國將強化太空態勢感知能力建設,與英、澳、加、日等國加強太空攻防協調與合作。網路方面,美國將研發新一代網路攻防平臺,並加快網軍建設。至2016財年年底,美國將建成133支網路部隊,成員6000人。

  俄羅斯2015年底發佈國家安全戰略,首次明確將美國和北約列為國家安全威脅。為應對太空威脅,新組建的俄羅斯空天軍2016年將加快整合發展。

  印度政府已于2015年8月批准組建3個新的聯合司令部,分別負責太空、網路和特種作戰三大領域。印度將根據資金情況,逐步推進,預計在未來一年內相關機制建設將逐步到位。

  其二,核力量現代化建設加速。美俄致力於發展新一代的核“三位一體”戰略力量。美國能源部2016財年申請的核武器活動經費為88.47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10%。美國一方面保持現有核力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改進“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和“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提高B61戰術核彈頭精度;另一方面加強下一代戰略運載工具預研,籌劃發展陸基戰略威懾力量、新型戰略轟炸機和“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替代型號。

  俄羅斯將著重以舊換新,力爭在2020年前完成核力量現代化改造。目前,俄核力量現代化已行至中途,現代化的導彈系統已佔其洲際彈道導彈力量的50%。2016年,俄將生産和部署更多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和“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核武器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不降反升。隨著歐洲反導系統2015年底完成第二階段部署任務,並開始推進在波蘭的部署計劃,美俄之間的戰略角力將更趨激烈。預計2016年將看到更多大規模戰略核演習、戰略轟炸機巡航等具有冷戰味道的核武力展示。北約2016年7月將在波蘭首都華沙召開峰會,屆時可能調整核戰略,以適應更加嚴峻的鬥爭形勢。

  其三,亞太仍是博弈重點。美軍“亞太再平衡”戰略曾一度後繼乏力。但隨著2015年初美國防長易人,卡特上任,“亞太再平衡”再度升溫。在卡特看來,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俄羅斯是燃眉之急,但亞太關乎美國未來,是必爭之地。美國2015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宣稱,“美國過去是,今後仍然是一個太平洋大國”。因此,在經費削減的情況下,美軍仍投入鉅資升級西太平洋的基礎設施和軍力建設,包括部署“愛國者”和“宙斯盾”反導系統,加固關鍵設施和設備等,不斷將先進武器部署到該地區。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已從幕後走向前臺。美國主導的亞太同盟體系將進一步向多層次、網路化發展。在第一層面,美國與亞太盟國及主要夥伴國的聯繫將更趨緊密。美日新版防衛合作指針逐步走實,美日將從地區同盟擴大為全球同盟,聯手干涉亞太和印度洋事務。澳大利亞被美國視為“亞太和平穩定之錨”,將在海域態勢感知、要道封鎖、外線作戰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美國將繼續拉攏印度,根據2015年簽署的防務框架協議與其開展軍事合作,提供軍事技術援助。在第二層面,日、澳、印、越、菲等國之間的雙邊及小多邊安全合作也將進一步強化。南海局勢波詭雲譎,中國高度關注,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反對任何國家在南海採取不利於安全、穩定和互信的“軍事化”行動。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