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供電亮紅燈 臺當局要與天對賭到何時?

2017年08月08日 16:0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颱風吹垮臺灣一座電塔,昨天尖峰時段亮了今年第一顆限電紅燈,臺灣竟然就成了連基礎用電都可能不夠的地方。

  臺灣《聯合報》8日發表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呂謦煒的文章表示,2014年蔡英文的“想想論壇”為反對國民黨啟用核四、併為民進黨“非核家園”背書,刊登一則《沒有核電,臺灣也不缺電:破解馬當局的‘製造缺電’伎倆》投書。現在看來真是諷刺,核災沒有發生,缺電危機倒是先來。

  經濟要持續提升、民生要持續發展,基礎建設是最基本的,而保證能源的永續與穩定供應,更是重中之重。然而,現在臺灣竟然因為颱風吹倒了電塔,公家機關就必須中午不開空調。先不論民眾洽公不便、公務人員辦公情緒浮躁,隨著經濟繼續發展,用電需求必然持續增高,臺灣最引以為豪的高科技、半導體産業,能夠忍受不穩定的電力或電壓嗎?當然,若臺灣經濟轉而下滑,也許還就真的沒有“缺電”問題,但這是臺灣人民願意的嗎?

  民進黨在反核遊行中,曾唯意志論的主張“用愛發電”,違背客觀的科學定律。民進黨在宣傳中也大幅抬高綠能發電的價值,並稱“沒有核電,臺灣也不缺電”。然而,民進黨不僅日前重啟核二廠機組、颱風吹垮一座電塔就讓臺灣陷入缺電危機,我們也沒看見説好的“綠能發電”的影子。這樣不負責任的做法,最後受苦的便是臺灣人民!

  《聯合報》另一篇文章指出,為順利度過今年夏天的供電危機,臺當局、臺電出了許多新招,如公務員下午1點到3點關空調、向用戶買電回來價格加碼兩成。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臺當局沒有算到颱風、高溫,以至於限電警戒紅燈終究在今天亮起來,本週還將面臨“連五紅”危機,臺灣當局的供電政策要走鋼索到何時?

  許多擁核人士都認為,今年缺電是假議題,因為臺當局手邊就有兩部核能機組,核一廠1號機與核二廠2號機,隨時都處於可以用的狀態,卻因為政治問題而被擱置。有些意見領袖還氣到要大家這周空調“開到最大”,好讓臺當局直視錯誤的能源政策。

  整個夏天,臺當局都拿出“與天對賭”的豪氣。7月份,臺當局賭贏了,6月豐沛的梅雨讓全臺水庫進水豐沛,也讓臺電收穫了比預期還豐沛的水力發電。8月份,臺當局卻賭輸了,尼莎颱風讓和平電廠電塔倒塌,高溫讓今天用電量飆高,終究亮起限電紅燈。臺當局與天對賭,籌碼卻是全臺民生用電戶的用電安穩與工業用戶的生産計劃確定性。

  供電政策不應該是一場賭局,這也是為何法定電力備用容量要高於15%的原因,就是要有包容各種變數的能力。臺當局該正視短缺的用電供給,而非繼續再豪賭下去。

  早在蔡英文上任前,島內外企業與媒體已點出蔡英文的能源政策有顯而易見的弱點。《華爾街日報》在2015年時即評論,蔡英文計劃在當選後以風力與太陽能取代核電,背離臺灣的經濟現實,這是臺灣選擇了脆弱;多個島內外商會也曾先後指出,蔡英文的能源轉型實踐路徑不明,令企業不安。

  供電亮起紅燈反映著産業界的擔憂已成真,但臺當局“行政院”官員卻僅是輕描淡寫的響應,指目前電力還在可因應的範圍。臺當局對供電情勢有恃無恐,但這樣是將島內産業的發展置於走鋼索的險境。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多次表示,臺積電可承受電價上漲的壓力,但不可以一分鐘沒有電。臺電昨天用盡了洪荒之力,將所有可用的機組全推上了火線,連核電廠內供應緊急發電之用的機組都拿來發電,但供電燈號仍處於限電警戒的紅燈,只比代表限電準備的黑燈稍好。試問蔡當局,這樣的供電情勢真的能讓産業界安心?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