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評社4月18日報道,立於臺南烏山頭水庫內的一座日據時期日籍技師八田與一銅像,16日遭破壞斷頭,引發藍綠互嗆與日方關注。臺南一中歷史科退休教師曹斯傑17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談對臺灣農業、農民的貢獻,如果八田與一銅像斷頭要接回去,被肢解、推倒的蔣介石銅像就更應該修復。
曹斯傑是臺南一中歷史科退休教師,在校期間曾任臺南一中社會資料館館長。退休後曾出臺灣公教退休人員總會副秘書長兼會務組主任,去年已辭退。
曹斯傑表示,八田與一銅像斷頭事件發生,許多人拿多處蔣介石銅像遭到肢解、推倒相提並論,有些人以砍首銅像的手段,將八田與一與蔣介石當成不滿殖民、威權統治的泄恨對像。
他認為,撇開民粹對抗與仇恨情緒,如果八田與一因為殖民時期水利建設對臺灣農業的貢獻而受推崇,我們就該從人類歷史、從對臺灣農業、農民貢獻的角度來看,不妨將八田與一的背景與屬性與蔣介石相比。
他指出,八田與一是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名技術官僚,奉命來臺執行日本殖民政府規定的臺灣農業化政策,水利建設為增加糧食生産,目的是要支援日本帝國主義戰爭所需,臺灣農民吃不到自己種的稻米,多數農民吃的是甘薯刨成細絲曬乾的“甘薯簽”,佃農的身分也沒有改變,整體而言,臺灣農民的待遇是被殖民統治所剝削的。
再從人類歷史來看,八田與一雖因然為水利工程設計,促使農業生産技術上有所進步,但當時在臺灣生産的糧食,主要是提供做為日本軍糧,水利灌溉的成果,卻延長了亞洲地區的戰爭,也增加了亞洲地區人民被侵略的傷害,從這一點看,八田與一所執行殖民統治、支援侵略亞洲的農業政策,都是禁不起歷史檢驗的。
從農業看蔣介石,雖然行的威權體制,但也做了有利於農民的事。蔣來臺之後,記取在大陸失敗的經驗,指派陳誠在臺推動土地改革,375減租、耕者有其田,把臺灣的佃農身分改為自耕農,在減租、減息之後,有自己的土地,耕作的大米可以歸自己所有,也有能力養活家人,農民地位的改變、養家糊口的能力,都有巨大的進步。何況,蔣在位時,還興建了石門水庫等重大水利工程。
曹斯傑認為,從對臺灣農民、農業發展的角度看,八田與一實無法與蔣介石相對;如果八田與一銅像斷頭要接回去,被肢解、推倒的蔣介石銅像就更應該修復。但在當下的臺灣,因為政治操作與扭曲,蔣介石並沒有八田與一的地位。有人對八田與一推崇、頌揚,卻選擇遺忘日本殖民、侵略的目的,以及統治臺灣初期,無數臺灣人民遭受殺害、迫害到慘烈歷史。
他質疑,八田與一銅像斷頭事件發生,臺南市政府快速處理追兇、修復,再看拉倒、肢解蔣介石銅像之屢見不鮮及政府處理手法,政府哪有考慮當年受惠于375減租、耕者有其田政策的老農及後代家人感受?
曹斯傑説,即便是基於政治需要而“反蔣”,但蔣施行威權體制的當時,最支援的是美國,臺灣的政治人物急於將蔣介石銅像肢解、斷手腳時,對美國當年支援蔣的政策卻不見絲毫的譴責,真是錯亂的現象。
曹斯傑慨嘆,臺灣民粹盛行,沒有炎黃祖先、沒有民族精神,喪失了原鄉的靈魂。政治人物得了集體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不時的發作,當蔣銅像被斷頭、肢解時,可以聽到有人高呼萬歲,就是民粹與仇恨的發作。
曹斯傑表示,臺灣就在殖民統治、威權統治的歷史斷層破碎帶中,被集體的扭曲、淩遲、羞辱,悲劇百齣,大家也不以為恥;他認為,沒有50年的正常社會教化過渡這個被扭曲現象,要想恢復民族精神,怕是難矣。他引《後漢書》卷對東漢光武帝進京一段描述:老吏垂涕曰“不圖今日復見漢官威儀!”,或能一表當今臺灣識者之嘆。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