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誰掌海基會 臺當局撓頭

2016年06月24日 07:52: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無能為力與突破點

  《聯合報》在社論中認為,人事案的背景,是“兩岸關係維持現狀”的政治承諾已告跳票。因為如今兩會兩辦的制度化溝通管道已告封閉,“行政院長”林全聲稱不排除“二軌管道”交流亦不可得,甚至連海基會董事長人選也舉棋不定,這更是現狀無以維持的印證。

  最近,與誰將出掌海基會同時引起熱議的,是民進黨內有人提案,希望在下月民進黨全代會通過“維持現狀”的新黨綱。海基會人選,是想借人事來穩定情勢;變更黨綱,則是欲借政策修訂來扭轉局面。二者皆在警示:現狀已不能維持。這種日趨悲觀的看法,正在島內蔓延開來。

  不承認“九二共識”引發兩岸互動中斷,一些主事者和綠營人士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新當局早已下定決心走“親美日、拒大陸”的路線。更早之前,“只要民進黨勝選,大陸就會靠過來”的樂觀腔調言猶在耳。如今,一個海基會董事長任命的事務性問題,就讓蔡英文陷入兩難,遲遲沒了下文。

  島內事務她可以用“發夾彎”政策來處理,具體到兩岸議題,不承認“九二共識”引發的“發夾彎”後果,讓她很難受。最近據傳柬埔寨要將抓獲的臺籍電信詐騙犯移交大陸,臺灣方面雖有交涉,但陸委會收不到大陸的回復,卻也無可奈何,只能單方發聲明説“此舉無助兩岸良性互動”云云。問題是兩岸都已中斷聯繫,哪還有什麼良性互動?

  凡事有比較就有鑒別。馬英九當政時,類似的肯亞事件,臺“法務部”可以組團前往大陸探視,各種管道暢通無阻。這次綠營“立委”對此心知肚明,識趣地沒再炒作,更沒找家屬上演悲情戲碼。大家都清楚,現在無能為力局面都是民進黨當局一手造成的。

  在媒體看來,柬埔寨事件恐怕只是未來一系列事件的前奏,兩岸有太多事情需要協商解決。當局若能將政策立場轉向“九二共識”,即便無須以宋楚瑜、王金平等出掌海基會,只要任用一篤實可靠之人,政策清朗,人事樸實,就可省去許多橫生枝節。反之,有事倍功半之虞。還是那句話,突破點不在人選本身,而是認不認同政治基礎前提。(記者 任成琦)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