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童振源23日上午宣佈,“行政院長”林全20日上任後簽署的第二份“公文”,就是撤回對所有參與“太陽花學運”人士的刑事起訴。林全認為,“太陽花”學運是政治事件並非單純的法律事件。林全此決策一齣,激起了“綠營”及參與學運人士的集體擁護與歡聲雀躍,但與此同時也遭到國民黨的批判以及外界的質疑。此一政策的影響值得民進黨以及臺灣社會的關注。
撤回起訴這一決策會在很大程度上危害臺灣的“司法正義”。因為,“太陽花”學運人士入侵“行政院”,不但影響“行政院”的正常運作,也超越了公民運動該有的尺度,逾越了法律的界線。而民進黨執政之始,即對這一行為實行政治寬容,而非以正常的司法手段解決此一案件。
民進黨的此番作為很難讓民眾信任臺灣的“司法正義”。蔡英文在520講話中也明確提到要進行“司法改革”,因為民眾普遍感到臺灣的“司法”已經失去作為正義最後一道防線的功能。但是,民進黨所宣稱的司法改革還未開始,林全“閣魁”已經走出了違反“司法正義”的第一步,新當局要如何進行讓民眾信任的“司法改革”?
林全的這一決策恐怕會使民進黨未來的施政陷入步履維艱之困。“太陽花”學運是由學生“頭頭”領導、普通學生跟隨的一場“反中”運動。這些學生在不知所云的情況下,翻看由特定政黨操作的懶人包,然後肆意宣傳並積極組織並煽動其他學生參與學生運動。這一學生運動對於當時的民進黨來説,是他們用來對抗國民黨當局贏得選舉以及“反中”的工具。
然而,時空轉移,民進黨現在完全“執政”,考慮到學運人士曾是他們的盟友,對他們進行政治寬容。卻忽略了這些學運人士是易衝動、易受外界影響的年輕人,如若民進黨以後的施政受到另外一些年輕人的不滿,誰又會預測到哪天會發生另一場學生運動呢?在臺灣經濟整體低迷之際,年輕人對未來的前途普遍感到無奈與迷茫,蔡英文在演講中也提到要為年輕人加薪,如若這一承諾遲遲沒有兌現,很難想像年輕人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這一決策剛一公佈即得到不同的反應,雖然得到一部分人士的贊同,但也引起外界的質疑,未來民進黨當局如何處理另外兩起正在臺北地院審理中有關“太陽花”學運的司法案件,值得關注。希望民進黨在全面執政之時,兼顧臺灣的“司法正義”,勿讓充滿民粹的學生運動摧毀逐步發展的民主。(作者 楊廣霞,係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生)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