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5日發表社論説,國民黨“九合一”地方大選慘敗後,中國大陸沒有失去節奏,陳德銘依然訪台,如期舉行兩岸企業家峰會、貨貿的技術磋商也在北京上場,而選後不過兩個月,張志軍與王郁琦這個週末仍要在金門舉行“張王會”敘舊。大陸無疑已認清這些都是“新常態”,是兩岸演化迴圈中必然要面對的變化。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曾經以為的“常態”是:馬英九高票當選,反映選民對兩岸和解的普遍認同,大多數人鼎力支援兩岸走向更密切的政經連結,它是歷經“兩國論”、“一邊一國”等波濤後的歷史翻轉,更是全新的機遇,借由搭建兩岸直航、經濟合作框架,將可穩固臺灣民眾的情境認知、消弭島內的“臺獨”聲浪。然而,證諸6、7年來的發展,兩岸物質的表土確實夯硬了,但兩岸心理的內核卻一再剝解。
文章説,篤信唯物主義的大陸,勢必曾經相信這個舊常態的物質基礎,以為借由讓利、契作、採購所撐出來的榮景,會融化臺灣的民心。但吊詭的是,去年的太陽花運動,對一紙仍然讓利的《兩岸服貿協議》進行徹底的反對論述,“舊常態”就此戛然而止。
第一次南京的“張王會”在太陽花爆發前一個月舉行,仍在“舊常態”的尾聲之中;但太陽花後,張志軍赴臺鎖定走訪“三中一青”的第二次“張王會”,儼然已是“新常態”的前奏。這次金門的“張王會”,是在國民黨慘敗之後登場,則是宣告勢必更為久遠的“新常態”啟動。
“新常態”的氛圍將是:臺灣內部的“臺獨”聲勢有可能長期居高,國民黨雖未必一蹶不振,但2016卻可能再度淪為在野,且不知其盡頭;兩岸必須在民進黨執政的情境下,進行不斷地纏鬥與艱困地調整,最終得來臺灣確鑿的認知:兩岸統合確是最終歸趨,但在它之前,必須探討出一個可以相互包容的政治協議。這是長期的過程,並且是真正的常態。
將第三次“張王會”視為“新常態”的起點,主要是它乃兩岸官方最高層次接觸機制,卻在國民黨慘敗兩個月後迅速登場,這可以視為探索臺灣民心的行動起點,而去年9月習近平曾提出“心靈契合”説,。心靈契合意味著,不再專注于物質,而要尋求心靈與物質的“調和”與“合一”。
然而,進入“新常態”的並不單單只有大陸,如今躊躇滿志的蔡英文與民進黨也須拋棄舊我,解構妄尊自欺的虛幻“臺獨”,減少新常態下的陣痛,則“新常態”或尚頗可寄眺。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