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國民黨中常委改選的冷與熱

2014年08月06日 07:33: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8月底,國民黨第19屆第2任中央常務委員(簡稱中常委)將改選。據臺灣媒體報道,共計39人完成登記,將角逐32席票選中常委,現任中常委28人登記。

  依據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選舉辦法規定,候選人需具第19屆中央委員身份,依規定向國民黨中央完成登記,並經選舉監察委員會資格審查通過。近年來,中常委選舉常伴隨賄選黑金,今年關聯選舉的邀宴傳聞仍不斷傳出。為此,自登記之日起,國民黨中央即表示,已成立應變小組,歡迎各界具名檢舉,以端正選風。

  對國民黨改選中常委,臺灣各界比較關注的是如何更好地落實黨內民主。至於具體候選人,誰為什麼參選,為什麼沒有參選以及最終勝負成敗,島內媒體已不像以前那樣進行各種猜想和推論。

  國民黨中常委風光不再,無論如何已成為事實。

  “千足金”變成“雞肋”

  根據國民黨黨章規定,該黨中央委員由“全代會”選舉産生,中常委再從中央委員中産生。

  在兩蔣及李登輝時代,中常會是國民黨權力核心,中常委自然是香餑餑。黨內各派系和要角無不競相爭食,當選中常委被視為黨內精英更上一層樓的表徵。因此,中常委改選,不僅黨內關注,由此可能産生的權力結構變化也常常引發全臺灣民眾和媒體的極大興趣。

  去年,國民黨第19屆第1任中常委改選,身為中央委員的連勝文棄選,曾被臺媒視為指標性事件。連勝文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子,一直被視為黨內中生代明星,目前也確定披戰袍參選臺北市長。同年,連勝文以排名第三的實力當選國民黨中央委員。著意於今年年底“九合一”選舉的連勝文,卻無意爭取中常委身份,島內有評論指出,這顯示中常委作為一種政治資源,其含金量已經大打折扣。

  現實似乎也露端倪。從近幾屆名單觀察,國民黨中常委的背景、學歷、代表性、政治分量都慢慢不如從前。一些黨內要角、政治明星等對“入常”失去興趣,選舉熱度也一年不如一年。臺灣知名時事評論員鈕則勳表示,當年像千足金一樣分量十足的國民黨中常委,如今變成政治雞肋。

  從決策核心滑落

  從某種意義上説,中常委在國民黨內熱度的減退,首先在於其從實質權力核心的跌落。

  在國民黨中常委的“黃金年代”,中常會掌握著最高決策權,絕大部分政策的形成,都必須取得全體中常委的共識。在兩蔣及李登輝時期,中常會與中央政策會、“立法院”黨團共同組成黨內的“政策鐵三角”,決策模式被稱為“以黨領政”。

  “中常委變成政治雞肋,既緣于島內選舉政治的發展,也跟馬英九的理唸有很大關係。” 鈕則勳解釋説,為了重塑國民黨形象,馬英九當選黨主席後,強調“以黨輔政”,將中央委員互選中常委,改為黨代表直選中常委,並從三年一選改為每年一選。在當政後,馬推動黨政分離架構,避免中常會的決議過度干預行政體系施政。而改革的重點,就是弱化、虛化中常會,使它從決策中心變成諮詢單位。

  儘管中常會在形式上沒有任何變化,仍然每週舉行一次,馬英九也每次都會出席,但是本質的差別顯然是巨大的。曾經擔任過9屆中常委的臺中副市長徐中雄,公開表示對這一職務已不抱太大期待,並且一針見血地指出,黨政分離,中常會只是漫談,中常委功能嚴重弱化,只是身份的表徵,使得其吸引力大大降低。

  “雞肋”還在搶什麼

  國民黨中常會功能弱化,連勝文對於中常會開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情況,反問“效率在哪?成就感在哪?”或許因為缺乏成就感,黨內一些謀劃長遠的人,決定另辟戰場,棄食“雞肋”。

  雖被視為“雞肋”,但中常會仍是國民黨的最高決策機關,所有黨內提名的遊戲規則,都在此通過、追認。中常委的政治分量對於地方精英和新鮮血液來説吸引力猶存。因此,從去年的選情來看,競爭其實還相當激烈。一位多次參與黨職選舉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跟外界觀感不同,他參選這麼多次中委選舉,這次選情尤其緊繃,許多年輕族群、地方精英浮現,對於現任中央委員造成極大衝擊。

  另一方面,中常會改選的冷,也有“刻意低調”的因素。近年來高層“政務官”、執政縣市長披掛上陣的人不多,有分析認為,臺灣“行政系統”在黨的權力結構中,似有被邊緣化之嫌。在主事者“冷落”黨機器的情況下,行政體系對於黨內選舉參選意願不高,甚至刻意作壁上觀。

  今年距離投票的8月30日還遠,已經邀宴傳聞不斷,聯繫去年中常委候選人大規模的集體換票,“雞肋”還在搶什麼?對此,臺《聯合報》觀察文章指出,中常委選舉仍具有指標性意義。(記者 李煒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