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1日刊載評論文章分析民進黨的兩岸論述分歧。文章指出,謝長廷的關於兩岸的觀察和論述大抵客觀,問題是民進黨聽得下去嗎?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願意如是想嗎?
評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黨內對於大陸政策無法形成共識,一直是外界引以為憂的課題。民進黨前主席最近前往美國訪問,為臺灣僑界鄉親舉行“臺灣維新與未來”演講,再度面臨質疑,顯示難以回避。
謝長廷過去主張“共生合作”,連他自己都承認多數民眾並未予以重視,但讓他感到鼓舞的是臺灣現在有幾個現象,凸顯共生合作的需要。
謝長廷提到,主要政黨的支援率都穩定在約4成,剩下2成可能會被媒體、經濟、人情等其他因素影響。所以誰也無法完全否定對方,不管誰執政,如另一黨杯葛都會癱瘓。
其次,現在臺灣遇到很多問題都不是一黨可以解決的,譬如財政惡化、核四、退休金改革、ECFA甚至兩岸等問題,都需要跨黨派合作才能解決。
第三,現在的“憲法”是穩定的“憲法”。“修憲”需要“立法委員”3/4通過還要900萬人“公投”且同意才能修改,所以是超穩定的“憲法”。當時國、民兩黨接受支援高難度的“修憲”門檻,合理的解釋是大家希望“憲法”穩定,在“憲法”的基礎上建立共識,讓臺灣能穩定發展。
謝長廷的觀察和論述大抵客觀。例如他説兩大黨否定、杯葛對方,將會癱瘓執政;財政惡化、核四、退休金改革、ECFA甚至兩岸等問題,都需要跨黨派合作才能解決。問題是,民進黨聽得下去嗎?
最明顯的是兩岸政策方面,外界總質疑民進黨黨內“一人一把號”,大陸政策如何形成共識?
謝長廷的答案是:民進黨是多元化政黨,在做決議前意見都很多,但是民進黨一旦提名後就很團結。黨內形成共識有很多途徑,譬如“全代會”或“中國事務委員會”都是平臺。
這種説法和“船到橋頭自然直”一樣,都是“想當然”,卻未必經得起事實的考驗。這也是為何在最近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綠營得不到多數人的放心支援。
謝長廷當過“行政院長”、黨主席,選過臺灣地區領導人,在民進黨內地位有他的高度,他為了促成民進黨再次“執政”,殫精竭慮,但是常讓人有曲高和寡的冷清。
誠如他所説,世界的潮流是衝突中尋求合作,創造輸贏,臺灣內部和兩岸也應該如此。但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願意如是想嗎?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