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政治

臺媒:蘇貞昌是否懂得“要生活”?

2013年01月05日 14: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號召的“人民火大”遊行,以“要生活、要民主、要改革”做為動員口號。臺灣《立報》1月3日發表社論探究“要生活”的意涵。文章指出,這一次蘇主席的“要生活”口號,似乎就是簡單的要生活,看不出有“改變生活”的主張和策略。在政治經濟學上,不尋求改變的生活,就是“賴活”(survive)!

  社論摘編如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號召的“人民火大”遊行,以“要生活、要民主、要改革”做為動員口號。其中“民主”與“改革”已是政治陳腔,有正面意義,無實質內涵。這類再反動的政客也必然朗朗上口的字眼,作為上街標語,只能説是為了造句子湊字數。倒是“要生活”擺在訴求最前端,這是政治上相對陌生的話語,雖然語意含糊,但因為是太日常的用詞,反而新穎,值得我們一探究竟。 

  在人的生命當中,“生活”的意涵首先來自社會關係的感知,而這通常在嬰幼兒時期就已肇始。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幼兒的生活經驗極可能就影響到未來成長後的生活狀態。根據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的臨床研究,若是嬰兒啼哭而母親未能即時給予安撫,在兒童的心理上就會形成“被拋棄”的感覺。被拋棄的恐懼可能就此鐫印于記憶,從而影響到幼兒成長之後的人際關係。 

  蘇貞昌在示威前的巡迴座談過程中屢次抱怨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無感”,既不回應民進黨召開“國是會議”的要求,也未能及時關照民眾的痛楚與需求。這些抱怨,聽起來很像是嬰幼兒“被拋棄”之恐懼的延續。作為在野黨領袖,原可獨立創制,提出自主訴求,卻總是抱怨當朝不肯回應在野,控訴今上不夠關愛下民,這等於是將自己置身於嬰幼兒狀態,記憶停留于啼哭之未獲即時安撫。 

  更進一步關於“生活”的説法,是將其與“生存”連係起來。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都有生命,其差異在於人類具有不同的生存狀態。動物容易滿足於、生存于當下的現在;人類卻有“追求更完整的生活”的慾望。人類永遠生存在一個“未完成”的狀態,恒常被一個脫離當下條件的意念推著往前追尋。也因此,所謂“生活”,對於人類的生存而言,其實是吊詭的:“生活”不僅只是滿足於存在(否則與動物的生命沒有差別),而是生活本身即意謂著要改變生活! 

  但是,既然生活本身即蘊含著改變生活慾念,那麼,就必需要有改變的方向和策略。個人當然可以尋求透過個體努力或團結,自立自主改變生活;就社會集體生命的改變而言,那就是政治上的工作。這一次蘇主席的“要生活”口號,似乎就是簡單的要生活,看不出有“改變生活”的主張和策略。在政治經濟學上,不尋求改變的生活,就是“賴活”(survive)!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