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4日發表社論指出,社會力是臺灣當前最美好的資産,也是臺灣面向未來最強而有力的依賴,若能將許多耗費在政治口水爭議上的時間、精力,拿來有效提升社會力,臺灣的前途一定會更見光明。
全文摘編如下:
英文中有“blessing in disguise”的説法,意指有些表面看來是倒楣的災難,然而藏在災難底下,卻産生了意想不到的美好結果。
過去十幾年來,臺灣最糟糕的一項災難,就是政治上的“藍綠惡鬥”。一直到今天,藍綠兩黨彼此以“只論立場不論是非”的態度互相攻訐阻攔,相當程度上癱瘓了臺灣的政治運作。在這過程中,民眾對於當局的評價與期許不斷降低,當局能夠有效推動的政策也愈來愈有限。
然而,這麼糟糕的事,卻帶來了社會力大幅成長的變化,當局管不了、做不到的事,大家只好捲起袖子來想辦法自己管、自己做。短短的十幾年間,雖然政治領域一團混亂,但竟相對提供了社會力興起、非政府組織快速發展的機會。我們明確地看到了新的民間秩序在眼前逐漸形成。
華人社會的朋友,都注意到臺灣特殊的社會秩序。臺北的捷運站人再多都能有序排隊,車上隨時有人讓座。臺灣幾個主要城市陸續有效推動了“垃圾不落地”,市容清潔大幅改善,而且落實了垃圾減量與分類的環保行動。這些都不是靠監督、法律懲罰,而是建立在社會自尊自重的基礎上。
此外,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民間組織如雨後春筍出現,在每個角落、不同領域迅速有效地接管了公共事務。最小的從都市中的大樓管理委員會,大一點到不同社會福利訴求的基金會,範圍更廣的甚至還有像臺北市“內湖科學園區”這樣的自主管理單位。“內科”原先只是基隆河截彎取直後整理出的重劃地,不是當局事先規劃好的“科學園區”,但陸續有高科技公司看中了這地區的有利條件,産生了群聚效應,不需當局介入,“科學園區”自然成形,自然發展出了有效的管理機制。
臺灣社會力要能持續發展,最關鍵的條件,在於“志工精神”。老一輩的臺灣人,有相當高比例參與各種宗教團體的志工事業,得以打造出具備世界性知名度的“慈濟”團隊。年輕輩的臺灣人,眼光更廣,熱衷於將自己的青春時光,貢獻到世界各地的弱勢人群中,從中得到生命意義的滿足。
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臺灣社會力的現況感到驕傲,也對臺灣社會力的未來感到樂觀。當然,整體規劃,産業的大方向,弱勢者權利的全面保障,這些還是需要以當局的公權力來推動。不過,還有很多不同領域,如果能有更大的社會力介入,一定可以讓臺灣變得更好、更幸福。
例如在城鄉差距上,我們需要更多具創意與活力的年輕人,離開都市進入鄉區,推動改造,轉化農鄉資源。鄉區有了創意、活力的附加價值來源,也就能抑阻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
又例如在教育上,不如期待民間提供更多元的可能性。一種是教育資源的多元配置,以志工深入山區鄉間,幫助弱勢學童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另一種則是教育內容的多元延伸,鼓勵成立各種課業以外的文化、藝術、科學團體,讓孩子能夠及早拓展眼光,感受到知識世界的廣大、美好。
社會力是臺灣當前最美好的資産,也是臺灣面向未來最強而有力的依賴,若能將許多耗費在政治口水爭議上的時間、精力,拿來有效提升社會力,臺灣的前途一定會更見光明。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