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資深公共政策評論員杜紫宸的評論文章指出,臺灣在過去30年地區競爭力之所以沒辦法跟先進國家和地區並駕齊驅,非常重要的問題出在臺灣的教育體制沒有進步。每次在討論教育議題時,大家關心的似乎只是如何建立一個系統,讓學生不會因為家長社會地位不同,仍可公平進入不同等級的大學或高中。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在過去30年地區競爭力之所以沒辦法跟先進國家和地區並駕齊驅,非常重要的問題出在我們的教育體制沒有進步。每次在討論教育議題時,大家關心的似乎只是如何建立一個系統,讓學生不會因為家長社會地位不同,仍可公平進入不同等級的大學或高中。
但是,文明國家和地區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小學和中學。
首先談小學,我們對於小學教育關心的重點依舊停留在安親班、重點或技藝補習,試圖把更多知識灌輸到小學生腦袋裏。其實這樣的效果事倍而功半。
培養健全優秀的民眾,最重要在小學階段。小學6年中,應該讓我們的孩子懂得怎麼樣跟其他孩子們相處,不同孩子來自不同背景的家庭,其實就是一個社會小縮影,每個孩子個性不同,要一起合作很困難,有時甚至産生摩擦和誤會,學校應該讓他們學習如何跟不同背景的小朋友溝通與共處。
另外,我們要引導未來主人翁,面對進入社會後所將面對的問題,如何自己解決。比方説使用金錢,怎麼面對挫折,怎麼與大家合作完成一個勞作,養成運動愛好與習慣,怎麼樣面對遭霸淩問題。
這些對小朋友的教育來講,非常重要。參考芬蘭、丹麥的小學課程設計,他們會讓小孩子學習做菜、做家事、學習到社會上跟不同年齡與職業的人溝通,學習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風俗文化。這些對於整體國家民眾品質與國際競爭力、孩子成長以後的健全人格養成,都非常重要。所以小學教育不應該以知識傳授為主,應該以人格養成作為主要目標。這必須從我們的教育制度,從校長、老師、家長的觀念,一步一步做翻轉。
接下來談中學,初中時期,最重要的是讓未來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於重要的知識領域,都具備一定的基礎。他們需要了解如何欣賞音樂、培養美感,了解數學跟物理的世界,更需要養成歷史、地理或其他人文的修養。所以應該讓初中的學生接觸廣泛的學科,但是每個學科教學內容,不要把它弄得太難,難到小朋友看到這樣的東西就知難而退。
如果我們讓初中生在開始接觸某個知識領域初期就有很大挫折感,可能造成這位未來公民一生都不會再接觸這樣東西。比如:把英文教得太難,學生可能到了高中、大學避英文唯恐不及,不可能再繼續學習。數學、物理何嘗不是如此?初中教育應該是廣而淺,讓學生博學,造就一個文明國家和地區民眾的普識根基。
高中開始分科,有人走文科,有人走理科,這時候便可以將文或理學門,做紮實的知識培育,甚至讓基礎比較優秀、具有特殊天分的學生,在學習的進度及深度,比其他同學稍微難一些、快一些,這就是孔子所謂的因材施教,讓本身具備天分的學生,將來上大學以後,更可以發揮傑出的表現。
高中教育應該分門也應該分級,讓不同學生學到同一學科裏不相同等級的知識。比如以理工科來説,少數學生可以開始學習微積分、高等物理。再比如説文科或藝術科目,學生可以開始創作,這是高中教育制度所需要建構的多元。
如果我們把小學、初中、高中教育做了這樣的定位後,到了大學就可以實施臺大葉丙成教授所提倡的“翻轉教育”,老師把他要教授的知識或者參考書籍完全放在網路上,學生在到課堂之前先溫習,自己閱讀、自己觀看。
那課堂又做什麼呢?課堂是讓同學跟老師之間,就他們已經準備的東西做討論,有人提出不同看法,有人提出不同問題,大家彼此切磋。這樣的教育可以養成高等學門裏,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甚至於更具有創造性。
我認為以上的教育安排,才是一個文明先進國家和地區所需要有的教育政策,也是國家和地區競爭力的根本基礎。我不了解為什麼我們的臺灣地區領導人、教育主管機關、社會精英,不能把這個思想落實在我們的小學、初中、高中?
當然,最需要思想翻轉的可能是家長。如果大多數家長能夠理解,學校所需要培養的,不是一個考上建中或臺大的孩子,而是健全人格、身心平衡、未來對社會有貢獻的子弟,那麼家長就應該參考我所描述的全人制教育,翻轉自己的思想了。(作者為資深公共政策評論員)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