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是兩岸互動中的特殊群體,這些因兩岸婚姻而到臺灣島內生活的群體,現今的處境如何?面臨著什麼樣的困局?本文為您深度呈現。
近段時間以來,陸配在臺灣島內取得身份證年限由6年縮短至4年議題,再度發酵,成為外界關注焦點。雖然,國民黨“立委”黃昭順于6月13日,利用議事“技巧”,以“突襲”的方式,初審通過規範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十七條修正草案”,但很快便被綠營翻盤。綠營以所謂“違反議事規則”為由進行試壓,藍綠黨鞭最終“各退一步”,臺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于6月15日,宣佈“修正草案”初審無效,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6改4”再次落空。事實上,相關“議案”闖關“落敗”已非首次,從中反映了陸配合法正當權益未能得到應有的保障,更折射出陸配在臺灣島內生存不易的現實處境。
夾縫中生存 陸配處境不佳
“陸配”一詞是“大陸配偶”的簡稱,廣義上是指在兩岸婚姻中到臺灣島內長期定居和生活,並取得或準備取得臺灣地區身份證件的大陸民眾。之所以説是“大陸民眾”,當然意味著將男女雙方包含在內。在不少大陸民眾印象中,往往會將“陸配”等同於“大陸新娘”等具有性別指向意義的詞語。事實上,在臺灣的陸配中,有一定比率是男性,只是所佔比率會相對小一些。根據臺灣“移民署”於今年6月17日公佈的資料顯示,在33萬多名陸配中,女性多達31萬多,而男性則僅有1萬6千多。從數據來看,臺灣島內龐大的“陸配”群體,女性陸配確實佔據了主體地位。
在聲稱要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族群和諧與融合的臺灣島內,這些以女性為主體的陸配群體,其實多年來的處境並不佳。臺灣島內社會以閩南人族群為主,大概有7成左右,大福佬沙文主義在歷經數十年時代變遷後,仍然相對濃厚。陸配群體在島內,尤其是在臺灣中南部的特定人文氛圍中,依舊備受歧視。在早期,陸配嫁給臺灣民眾,不少夫家在島內的社會地位及經濟狀況一般都不怎麼高和好,講得直白一點,不少陸配夫家其實屬於弱勢群體。他們娶“大陸新娘”,不少是因為在臺灣島內找不到合適的另一半。這一點有點類似于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福建閩南地區,不少弱勢家庭在當地可能找不到親家,而轉向迎娶他們老一輩口中,帶有群體性歧視色彩,不會講閩南話的所謂“阿北仔”。
話題回到陸配,早期嫁到臺灣的陸配,在整體上歧視大陸人,將大陸人稱為“阿陸仔”甚至是“死阿陸”的臺灣閩南人社會裏,加上夫家相對弱勢,這些陸配承受著來自家庭內外的多重壓力與歧視。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找工作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心酸與遭遇。筆者在與島內多名陸配閒聊中了解到,早期嫁到臺灣的陸配不少從事底層工作,諸如在餐廳端盤子,在酒店洗床單,或者跟夫家務農。其中,不少陸配甚至擁有大專學歷,但由於無法拿到身份證,加上難以得到當地人的身份認同,常常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而有些經濟難以獨立的陸配在夫家的生活也相當艱難,有的甚至因家庭關係處理不好,受到了家庭暴力。
隨著島內社會的變遷,陸配的生存條件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不少已適應並融入了當地社會,但真正能過得“揚眉吐氣”的,其實依然並不是多數。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之下,整體上陸配在島內的社會地位,依舊未能得到根本性的逆轉,真正成為“多元社會”平等的群體。現今,臺灣網路上蔑稱大陸為“426”,也就是所謂“死阿陸”網路版的歧視性及情緒性言辭,在日常生活中,照樣貼在陸配的身上。在臺灣島內的餐廳中,依舊有款叫“大陸妹”的菜(其實就是大陸的萵菜);在生活與工作中,陸配同樣蒙受著異樣的眼光。
更可悲的是,這種母執輩的遭遇,甚至世代“傳承”到了陸配子女身上。2015年10月,臺南有名陸配家庭的初中女學生跳樓輕生,據説是學校老師歧視導致。而今年5月上旬,桃園幼兒園驚傳教師虐待陸配家庭男童,按照陸配的説法,“打得遍體鱗傷”,等等。按照相關跡象來看,難以讓外界相信這僅僅是個案而已,反而更傾向於認為這是陸配被歧視和“霸陵”的世代折射。另外,陸配在現實生活工作中處境艱難,在話語空間上其實也十分狹窄。以上述陸配家庭男童被幼兒園教師虐待為例,當天陸配前往臺灣“立法院”抗議,島內媒體除了被歸為所謂“統媒”的《旺報》以外,沒有其他家島內媒體前往報道。類似的實例其實還有不少,從中可以看出,陸配在島內的整體話語權其實是相當弱小。
此外,事關陸配生活工作是否順暢的身份證取得年限,一直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國民黨“執政”時期,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從8年改為了6年,而後期也推動了“6改4”,但卻屢屢被綠營杯葛阻擾,由於臺灣“立法院”屆期不延續,在新一屆臺灣“立法院”換屆後,相關的議案不得不重起爐灶,因此有了本文開頭提及的相關“修法程式”動作,但最終依舊被綠營翻了盤。在民進黨當政的當下,有不少陸配坦言,“6改4”的希望已變得更為渺茫。
持平而論,“6改4”並非是陸配想爭取什麼“特權”,而是力爭擺脫歧視,贏得平等與尊重。據臺灣“移民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在所有的51萬多非臺灣籍配偶中,陸配所佔比重為64.59%,可以説佔據了“半壁江山”,然而其他非臺灣籍配偶都是4年拿到身份證,只有陸配需要6年。並且,在跨境婚姻中,據説也只有陸配必須進行“面談”,確認婚姻的真實與否。凡此種種,無不展現了作為“臺灣媳婦”的陸配,在臺灣島內依舊處於相對艱難的生存困境之中。
爭取正當權益 陸配自立救濟
在不太友善的島內人文及社會環境下求生存,陸配能做的便是抱團在一起,勠力同心,共同應對各種可能的挑戰。為了整合戰力,擴大影響力,陸配在臺灣島內組建了不少民間團體,諸如,“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臺灣‘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臺灣‘外籍’配偶福利發展協會”以及“臺灣陸配聯合總會”等相關組織和機構,甚至創立了原名為“中華生産黨”後改組為“中國生産黨”的陸配政黨。
這些團體及政黨,在維護陸配利益方面不斷發力,在實際的利益訴求中,也明確地表達了陸配的關切。以近期,陸配取得身份證年限“6改4”為例,在臺北的陸配組織發起了聲援及抗議活動,而在高雄的“‘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也動員了40名陸配及家屬,包遊覽車北上臺北聲援,等等。在涉及陸配相關合法合理的正當權益維護方面,陸配團體起到了實質的動員和聲援作用,這對於改善陸配處境,及表達利益訴求起到了一定的正面效益。
不過,筆者也了解到,與其他“外配”相較而言,陸配在彼此之間的團結及信任度其實不如諸如越南籍的“外配”群體。陸配來自大陸各個省份,彼此間方言、風俗及想法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實際的相處過程中,向心力及凝聚力與“越配”相比而言,會遜色一些。有陸配甚至向筆者爆料稱,有些陸配甚至向她們“圈錢”,然而實際卻是“錢坑”,最終可能錢財會被卷走,云云。此舉無疑將增加彼此間的不信任感,個別的行為將危及整個陸配群體的團結及整合。話説回來,這也許是個別現象。畢竟任何有違常理、倫理,甚至違法的行為在任何一個群體中,都是有可能出現的。
另外,在政治認同及參與方面,陸配群體在政治認同傾向上,總體偏向藍營,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陸配被泛綠的夫家“洗腦”,轉向支援綠營。而仔細觀察陸配的政治認同訴求表達,可以發現,南臺灣的陸配在政治認同表達,相較北臺灣陸配而言,會相對低調和隱晦。畢竟,臺灣南部是綠營的大票倉,深綠支援者相對集中,陸配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之下,往往傾向於不表露政治認同,不少會公開表示自己持中立立場,這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儘管如此,綠營人士還是會持特定立場,如打壓陸配的正當權益及訴求,並擔心陸配政治參與度的提升,會危及他們的選票基礎。以2016台灣“大選”為例,不少親綠學者及綠營政客,公開質疑陸配政治參與度的提升,將對選舉結果産生影響,他們不少人指出陸配投票人數,已超越臺灣“原住民”人口,等等。雖然,他們列舉的數據及相關論述不一定確切和符合實際情形,但從中可以折射出他們為何極力打壓陸配的“陰暗心理”。
敵視陸配 後坐影響不容小覷
既然陸配嫁給了臺灣民眾,那麼這些“臺灣媳婦”,或是“臺灣人母親”,當然是臺灣人的“家人”,不可能是“外人”,更不會是“敵人”。縱觀陸配的種種遭遇,筆者不禁想@敵視陸配的特定人士乃至群體,有這樣對待自己家人的嗎?在臺灣島內新的政治時局之下,當政者如果變本加厲地漠視、歧視甚至敵視陸配,那麼既無法展現臺灣引以為傲的“社會包容度”,也不利於改善綠營“執政者”的刻板印象,更會對兩岸關係發展造成不良的後坐效應。
筆者在文章開頭有提及,臺灣一些政治人物經常會把促進族群和諧及融合挂在嘴邊,雖然是選舉時力爭增加選票以及剛上臺時對外形塑自己中道理性的道具,但是既然作出了這樣的宣誓,就應言行如一,踐行自己的承諾,而不要為了特定政治動機與考量,而一再自我打臉。這對於從政人員,最終被定位為“政治人物”還是“政客”,應該會有一定的影響,畢竟,言行一致會是最起碼的評判指標。並且,如果連身家都託付給臺灣的陸配都不信任,乃至保持一貫的敵意,對於所謂“促進族群和諧”會是一大反諷。
此外,特定綠營政治人物給外界的觀感,往往是意識形態十分濃厚的刻板印象,如果不從善待身邊的陸配做起,試圖營造理性中道景象的意圖恐怕很可能會破功。更進一步來説,兩岸關係的和諧穩健發展,也可能受到影響。畢竟,兩岸婚姻是兩岸互動的又一橋梁,隨著陸配的增加以及陸配子女的長大成人,其實他們是維繫兩岸關係的一大生力軍。如果臺灣當局不去重視這一群體,切實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權益,那麼從長遠發展來看,反而不利於臺灣各個層面的發展。(作者楊昆福,媒體人,原文載于《臺海》雜誌第121期)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