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楊索:臺灣夜市的前世今生

2010年08月20日 09:23:00  來源: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20日發表文章,通過回顧夜市的“前世今生”指出:如今,夜市將推向觀光特色的前哨,除了美味小吃外,是否還須找出屬於臺灣夜市文化的獨特之處呢?

  文章摘錄如下:

  在臺灣積極發展觀光的策略下,長期被視為都市之瘤的夜市,成為促銷主題。臺當局“交通部觀光局”主辦特色夜市選拔,最後的高雄六合、臺北士林PK賽,卻因為“觀光局”未清楚標示網友參與票選規則,冠軍豬羊變色,選拔成了灌票大戰。

  不過,這場比賽對全省夜市,可説沒有輸家,因為夜市的存在因此取得正當性。從取締夜市到捧紅夜市,歷經漫長的數十年,臺灣的夜市文化是一頁庶民生活史,也扣連時代歷程及經濟發展。

  1960年代前後,鄉村人口陸續向都市移動,那時挑擔或推獨輪車賣吃食,是一種普遍的謀生方式,臺語歌星郭金髮所唱《燒肉粽》,就很傳神表達出外人的辛苦之處。

  上世紀五十年代成長的人,可能都還記得早年的夜市,除了飲食攤,還有撈金魚、套圈圈、補雨傘、補絲襪以及走江湖賣膏藥的人。那個年代的吃食很素樸,賣棉花糖、麥芽糖、龍鳳腿或是沾麥芽糖的“鳩梨子”,就可以讓小孩雀躍不已。

  其時,夜市的攤商有本地人、外地人及退伍軍人。本省人賣油飯、肉羹湯、蚵仔煎,外省人賣水餃、臭豆腐等。同樣是討生活的人,交談或有語言障礙,但,相互稱呼本省、外省人,並不含有歧視性。

  夜市真正興起,是在臺灣經濟起飛階段。當時,南北各地都有加工出口區,許多男、女工人,在下班後、或領餉日,成群去逛夜市,夜市不僅賣小吃,也有各式生活用品。

  夜市一方面,被批評是違法的地下經濟,另一方面,卻扮演滯銷貨的流通賣場。在石油危機時期,外銷退貨的廉價成衣等物品也都流到夜市,成為勞工階級的購買去處。同時,南北小販到萬華、五分埔切貨賣成衣,也創造許多就業機會。

  從過去至今,夜市也提供許多白手起家者的發財夢,有真本事的小吃攤從街頭髮跡,例如萬華有名的豪華餐廳“臺南擔仔面”,以及連鎖的“鬍鬚張”滷肉飯都是從小吃攤起家。

  一座馳名夜市的引人之處,在於買或賣之間互動,所創造人氣流動的空間。小吃攤的人氣和冷飲攤的冰涼感,吸引人群密集穿梭,混合出露天夜市獨有的氣味。

  逛夜市總是人擠人,但,這正是夜市興旺的因素。夜市向來被視為製造髒亂、佔用道路空間,妨礙交通,必須集中管理;然而,被公部門規劃進入半封閉的觀光夜市,幾乎就是走向沒落的命運。

  夜市是社會群體的一部分,是一種有機性的聚合,攤商間存有競合關係。臺灣的夜市隨著時代已有很大改變,除了食物類型的多樣化,有異國風味、原住民小吃,逛夜市的人潮也多元化,有外勞、新住民、大陸客、外國人。

  世界上許多地區都有夜市,香港大排檔、曼谷的觀光夜市都成為遊客必經之處。回顧臺灣夜市過往,如今,夜市將推向觀光特色的前哨,除了美味小吃外,是否還須找出屬於臺灣夜市文化的獨特之處呢?(作者:楊索,臺灣作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趙靜]

相關內容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