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臺灣中産階級流失現象嚴重 社會基礎動搖

2007年10月30日 13:11:00  來源:
字號:    

  臺灣《工商時報》今天的社論説,最近,社會各界一再引用日本作家大前研一“M型社會”的用語來形容臺灣社會貧富懸殊惡化,以及中産階級不復存在的事實,本報係《中國時報》臺灣希望專題系列之八——徬徨的中産階級,更進一步用具體的數據及生動的故事,介紹了大量中産階級或者流失,或者出走,或者因為所得減少退居為貧窮階級的明顯趨勢,以及中産階級陷落後在臺灣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後續效應,甚至動搖了社會基礎,提醒執政當局強化施政,儘快挽回中産階級信任,重建臺灣社會的穩定力量。

  學術定義上的中産階級,可以依據所得、教育程度、職業的不同及高低來區隔,當然也可以訴諸個人的自身感受及體會,譬如每年收入、職埸上影響力量,以及對國家社會的忠貞及負責程度而定。雖然,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也沒有明確而統一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臺灣的中産階級數量比以往減少了,但大多數民眾都普遍感受到,做為社會中堅份子的中産階級數量逐漸減少,而且引發的社會效應也正在逐漸擴大中。中産階級外流的原因很多,但以下兩者應是主因。第一,從1989年至2006年止十八年間,每年因為政治、教育,乃至家庭因素而移民的人數,最少七、八千人,最多三萬五千余人,總計約在三十三、三十四萬人之譜,也就是説,平均每年約有二萬上下的民眾移民出去,而依據一般經驗,有志移民者大都屬於收入、知識水準,以及對家庭較負責任的中産階級。其次,因為事業、工作、求學需要而移居中國大陸的人數,一般估計約在六十萬人上下,海基會則估計約七十五萬人,有些臺商則認為海基會嚴重低估。但不管精確的數字究竟為何,這些高達五、七十萬可以移居大陸,並在大陸安居樂業的臺灣人,應是中産階級無誤。

  除了以上兩者總和,保守估計高達一百萬人左右的外移人口屬於中産階級者外,我們相信在島內,也有龐大數量的民眾因為所得減少、負擔加重,乃至因為主客觀因素喪失健康或工作,而被無情地自中産階級除名,甚至淪落跌入貧窮階級之中。《中國時報》的民調即指出,高達百分之八十一的受訪民眾完全贊成“臺灣的中産階級已慢慢消失,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看法。

  社論指出,中産階級出走、流失既然是不爭事實,我們所能關心,也必須關心的,自然是可能的後續效應及緩和、化解之道。在經濟上,我們認為中産階級減少的效應其實早就發生,目前正在擴大之中。眾所週知,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主要有二,一是投資,一是消費。臺灣因為政治情勢不安,包括島內及海外投資已經明顯減少。消費方面,也因經濟主流的中産階級減少而每況愈下。近十年來,民間的消費年成長率由七.三%,一路滑落至二%上下,即證實了中産階級減少,島內消費隨之減少的現實。消費、投資同步不振,難怪臺灣經濟相對其他地區低迷不振。

  政治上,中産階級的出走、流失後續效應也很明顯。最近幾年島內的重要選舉,包括“立委”及“總統”大選,投票率明顯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即很可能是因為一向比較積極參與政治,為數高達一、二百萬的中産階級出走、外流所致。社會中堅份子的中産階級大量出走、流失,乃至不再對臺灣的政治保持緘默、冷漠,雖然短期上可以造成某一特定政治族群的優勢,但長期下來,當然是臺灣社會的一大危機。

  至於如何制止、挽回中産階級的出走、外流?社論認為,中産階級出走、外流原因錯綜複雜,而且存在久矣,包括政治、經濟、教育、社會因素都有可能,並非單一藥方或短時間措施即可奏效。但如果朝野能夠凝聚共識,提振經濟、清明政治、改進教育、重建社會價值觀,由根本處消除中産階級出走、外流的肇因,進而化解社會的集體焦慮,重新指引臺灣的發展希望,中産階級數量上的回流,乃至形而上的恢復對臺灣發展前途信心,當非難事,甚至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