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20日社論表示:回顧歷任臺灣當局領導人在位期經濟表現,堪稱每況愈下,但馬英九時代最糟。“兩蔣”時代36年,臺灣年均經濟成長率9.1%,李登輝12年平均6.8%,陳水扁8年降到4.8%,馬英九執政更低,降到2.8%。純就GDP而論,確實江河日下,號稱最懂經濟的馬當局,甚至不如民進黨陳水扁時期。
但表面解讀失之簡略,也有錯誤,每個經濟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能夠成就的經濟成長率當然不同。大體上發展程度越高、經濟體規模擴大後,能夠達到的成長率就越低。不同時期面對的全球經濟大環境可能迥異,全球化之後,特別是依賴貿易深的臺灣,受到的外在環境影響就越大。
陳水扁、馬英九執政初期,都曾碰上全球經濟大動蕩。陳水扁當局碰到網路泡沫化,不過衝擊很快就過去,全球再度進入另一波繁榮泡沫期;馬當局則遇到全球金融海嘯,但海嘯後多年其衝擊仍未消化,只要看同期東亞其他三小龍,經濟表現都遠低於海嘯前即可知。馬當局任期經濟成長率低於陳水扁當局,全球大環境因素是主要原因。
不過,與韓國、新加坡及香港比較,馬當局未能掌握大陸經濟跳躍式成長的契機,也是事實,否則臺灣不會落居四小龍之尾。其原因恐怕不在綠營指責的“傾中”、依賴大陸,反而是怯于內部因素,不敢大幅開放兩岸經貿與投資,半套開放讓臺灣失去紅利分享、企業失去壯大機會,他卻承擔了“傾中”罵名。
從臺灣發展的腳步看,經濟命脈無疑就是出口貿易,冷戰時期,臺灣被納入美國體系中,出口超過3成集中在美國。隨著大陸經濟改革、開放與起飛,出口大陸比重日增;1991年時仍有近3成集中在美國,但到2002年,出口大陸比重就超越美國,並逐年增到4成之多。
綠營時常指責馬當局“傾中”,造成臺灣對大陸過度依賴。蔡當局壓抑兩岸經貿、提倡新南向,也是説要導正馬當局時期對大陸的過度依賴,不過,這種説法有“栽贓”之嫌。臺灣對大陸出口依賴度快速上升是在陳水扁執政時,由24%升高到40%,馬當局時期則平穩維持在39%左右。
為何“拒中”的陳水扁當局反而讓臺灣對大陸出口依賴飆高?原因是臺灣出口由美國大量轉向大陸,這是自然的經濟法則驅動;陳水扁當局執政8年,正是大陸以兩位數高速成長、經濟規模量體快速增加時期。
冷戰時期,臺灣出口集中在美國,是因為兩岸阻絕,等到兩岸關係開放,大陸經濟體擴大後,臺灣出口很自然就日益集中大陸。此情況就如美洲國家必定以美國為最主要出口地,“遠離美國”的國家(如古巴),經濟要好也難。
臺灣在馬當局時期出口集中大陸程度未提升,倒也未必是政策的功勞,而是因為典範再次移轉。過去臺灣出口大陸增加快速,是因臺商在大陸投資,以“投資帶動出口”;馬當局時期大陸本土産業崛起日盛,臺灣出口大陸金額雖增,但比例已到頂峰。此時,臺當局的政策應是儘量讓臺灣仍有優勢的産業、企業到大陸投資,先行卡位與搶佔市場,同時開放具兩岸雙贏性質的陸資投資臺灣企業,但馬當局怯于綠營反對,反而設下諸多限制,行政審查甚至愈來愈嚴格,許多機會就此一去不復返,臺灣面板産業被卡死就是明證。
馬當局是臺灣70年來經濟表現最差的當局,但10年後可能擺脫惡名,因為蔡當局兩岸投資限制更嚴,導引民間往東盟、印度發展的企圖不會奏效。官員説大陸經濟增長放緩,風險高,卻忘了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與經濟體,即使經濟放緩到6%,每年增加的經濟量體(GDP)仍相當一個臺灣的規模,大陸對臺灣經濟與産業已有無法取代的效益及地位。
蔡當局的操作將造成臺灣産業與經濟更深的困境,失業率更高,薪資更薄。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