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蔡英文如何重振臺灣經濟

2016年01月21日 08:3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21日社論説,過去數十年,臺灣對內對外最引以為傲的事就是經濟起飛。臺灣從1950年代的農業與輕工業經濟架構出發,GDP一路以接近10%的年成長率飆升,到近年每人年所得近23000美元,確實難能可貴。但是,過去的光榮並不保證日後的一帆風順;事實上,臺灣今天經濟的問題,恐怕有一部分正是肇因於以往的順遂。“經濟奇跡”、“亞洲四小龍”的榮譽勳章,使民眾誤以為經濟成長髮展是手到擒來的理所當然之事,不覺得自己須要改變。

  由幾個面向,可以看出臺灣經濟情境之今非昔比。就成長率而言,臺灣已從數十年前動輒8%、9%的表現,退化成近年保一、保二的悽慘掙扎。就分配公平而言,臺灣從1980年前“所得成長與分配平均同步”的罕見特例,惡化成近年貧富差距的急速擴大。就薪資成長而言,早年臺灣的薪資上漲率甚至超越經濟成長率;但是近15年卻是薪資成長率只剩下1%。就財政結構而言,臺灣人對健保、勞保、長照等社會福利的期待和依賴越來越高,但是財政收入結構卻明顯難以支撐。就外在競爭環境而言,中國大陸與韓國等對手的經濟實力與積極度都與2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臺灣卻在原地踏步,一點一滴流失國際競爭優勢。

  對臺灣處境有粗略了解的人,都能體會當前經濟環境之嚴峻。對內,新當局首先必須要正確認識當前經濟亟需轉型的事實。臺灣以往賴以成功的OEM代工、拼成本接單等經營模式,早就不敵對岸與新興東南亞國家。即使是蔡英文揭橥的五大産業(綠能、生技、物聯網、“國防”、機械),臺灣的相對優勢也極單薄,並不足恃。而所謂轉型,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必須要先了解開拓新産業的關鍵環節、知曉當前制度環境的不利因素、扭轉過往的錯誤,才有可能成功。

  過去十幾年,多數政府方案或追求短暫景氣數字,或套用諸如“創新經濟”、“工業4.0”等流行名詞,表面功夫居多,積極落實殊少。事到如今,新當局必須要找到真正對經濟轉型有認識的專家,認真規劃新的經濟政策,才有可能找到正確解方;若是路走偏了,後果必不堪設想。

  其次,創新經濟通常會帶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弊病。臺灣邁向創新經濟之際要如何兼顧社會公平與弱勢照顧,更是新政府的挑戰。法國經濟學者皮凱提所描述的“百分之一對百分之九十九”,正是歐美許多國家在知識經濟時代走上的岔路。臺灣要如何避免重蹈覆轍,必須要在規劃創新轉型之際就一併思考。

  第三,臺灣經濟轉型不只是一個內部改造工程,也涉及外在環境的經營。臺灣的貿易依存度高,當然希望靠著加入區域經貿組織而闖蕩全球。另一方面,即使是內部的轉型改造,也需要在人才、設備、場域測試、産品運銷各面向與國際互通聲息。但由於中共的國際影響,臺灣的對外經貿空間與兩岸關係密切相連。如果兩岸關係走僵了,必然也會影響內部轉型的改造。

  簡單地説,臺灣的經濟實力,是在兩岸與國際形勢不利的環境下“苦撐待變”的本錢。有少數暴虎馮河之輩輕易地把“尊嚴”與“經濟”二分,復將“公平”與“成長”二分,而且認為前者優先;這恐怕是簡化問題的思考。民粹人士可以這樣想,執政者卻不能如此天真偏執。臺灣顯然沒有民粹內耗的時間;民進黨卻還堅持要拖到5月才“組閣”,但是臺灣經濟還能拖多久,恐怕才是人民最關心的。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