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十二五”助力兩岸經濟合作 意義非凡

2011年04月19日 10:00:00  來源:
字號:    

  3月17日,大陸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佈。臺灣《旺報》今日刊載社論表示,十二五規劃綱要為大陸經濟轉型勾勒具體藍圖,也是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切入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全文摘編如下:

  

  《旺報》與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十二五規劃與滬臺經貿發展研討會”週四在上海舉行,上海市政府及兩岸企業重要人士將與會共同研討,集思廣義。十二五規劃為大陸經濟轉型勾勒具體藍圖,也是未來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切入點,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3月17日十二五規劃正式公佈,啟動下一個五年大陸經濟發展及轉型的浩大工程。當前大陸面臨全球經濟進行全盤調整的嶄新情勢,而且也背負國際社會對大陸扮演更重要角色、承擔更大責任的期待,因此,十二五規劃的成敗關鍵繫於未來大陸經濟發展能否與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相互接軌,以及大陸內部改造能否與新的經濟成長模式密切結合。

  為此,十二五規劃主軸訂在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特別強調內需及産業結構調整,希望逐漸擺脫偏重出口導向的增長模式,同時,將從擴大消費、重視服務業及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改革收入分配、加速城鎮化及促進區域平衡發展著手,達成“包容性增長”及“民富”的轉型目標。此一宏觀的經濟戰略部署正是大陸經濟脫胎換骨、晉陞世界大國的絕佳機會,但也無可避免帶來巨大的挑戰。

  從兩岸關係來看,近年臺灣的經濟成長,在相當程度上是建立在眾多臺商“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此一模式為大陸創造眾多就業機會及可觀的外匯,也讓很多臺商得以晉身世界級的企業。現在十二五規劃展現決心引領大陸從“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對“以大陸為工廠”的臺灣業者尤其是代工資通産品(ICT)的臺商勢必帶來強大的生存競爭壓力,也讓兩岸産業分工面臨重整。

  另一方面,大陸轉向以內需為主的增長模式,提供了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包括服務業發展,城鎮化及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龐大建設需求。臺灣企業在這些方面累積了長年經驗與優勢,可以作積極貢獻,同時目前從事代工出口産業的大陸臺商也可以掌握此一契機轉型升級。再者,十二五規劃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也為兩岸在綠能産業、國際醫療、生物科技、新材料及新一代資通産業技術等方面,提供很大合作空間。只要雙方能夠把握機會,互補互利,必能共創下一階段經濟的雙贏。

  上海是大陸經濟、貿易、金融及航運中心,也是大陸與國際接軌的指標城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在綜合競爭力排名上,上海已連續5年排名第一。十二五規劃的推動,上海無疑扮演無可取代的重要角色,無論在國際化經驗的傳承、技術引進、服務業及新興産業發展、對內金融支援及人民幣與國際金融接軌上,上海都佔有樞紐地位與關鍵作用。

  臺灣與上海經貿關係密切,臺灣企業集團及多數大陸臺商在上海都有投資或設有營運總部;兩岸海空運及貿易往來,亦以上海為主要樞紐;兩岸金融發展,上海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據點;高科技及新興産業發展,上海是重要合作對象。2008年馬當局上任,臺灣市場對大陸開放,上海企業來臺考察及尋求投資機會不落人後;上海人民赴臺觀光亦絡繹于途;上海官方多次組團來臺考察,市長韓正更親自率團赴臺參訪。兩地日益密切的互動與交流,對新階段兩岸和平發展、互利共榮的關係起了帶頭作用,也讓滬臺經濟發展與合作更大有可為。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